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社交媒体的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0: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交媒体的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交媒体 品牌关系 消费者行为意向 感知价值 网络互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以其快速、低成本、贴近客户和社交关系网络的稳定性与聚合性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的新宠。它通过顾客共同参与来分享企业文化与品牌故事,以培养消费者-品牌关系为目的,注重顾客体验过程,成为吸引流量和注意力最好的工具。当前学者们主要从定量角度,研究Facebook、Twitter等热门社交媒体的营销表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感知价值和网络互动的相关理论,以微博为研究载体,探究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对社交媒体和品牌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认为品牌关系包括如下构面:品牌伙伴品质、社会价值表达、满意、信任和承诺。其次,结合传统背景下品牌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联系社交媒体视角下的理论前沿,最终确定将感知价值和网络互动作为本文品牌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感知价值和网络互动——品牌关系——行为意向”的理论框架,并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本研究验证了网络互动和感知价值对品牌关系有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又一次验证了感知价值和网络互动对品牌关系三个基本维度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论,而且验证了它们对品牌关系其他两个维度,即伙伴品质和社会价值表达也产生显著影响。第二,本研究验证了网络互动和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其中,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工具互动和人际互动对消费者行为意向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本研究验证了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品牌关系的五个维度对购买行为意向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承诺、伙伴品质和满意对消费者行为意向影响最大,而社会价值表达和信任对其产生的影响稍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得发挥社交媒体和品牌关系的营销价值。
【关键词】:社交媒体 品牌关系 消费者行为意向 感知价值 网络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F;F273.2;F713.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12-13
  • 1.2.1 研究内容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技术及方法13-15
  • 1.3.1 技术方案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6-49
  • 2.1 社交媒体研究回顾16-22
  • 2.1.1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16-18
  • 2.1.2 社交媒体的营销表现18-22
  • 2.2 品牌关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2-33
  • 2.2.1 品牌关系的内涵22-23
  • 2.2.2 品牌关系的型态23-24
  • 2.2.3 品牌关系的测量维度24-33
  • 2.3 品牌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综述33-44
  • 2.3.1 传统背景下品牌关系的影响因素33-35
  • 2.3.2 社交媒体下品牌关系的影响因素35-44
  • 2.4 消费者行为意向研究综述44-49
  • 2.4.1 行为意向的概念界定44-45
  • 2.4.2 行为意向的测量维度45-46
  • 2.4.3 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46-48
  • 2.4.4 品牌关系与行为意向的关系综述48-49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49-59
  • 3.1 概念模型的构建49-52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52-59
  • 3.2.1 感知价值影响品牌关系的假设52-53
  • 3.2.2 感知价值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假设53-54
  • 3.2.3 网络互动影响品牌关系的假设54-55
  • 3.2.4 网络互动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假设55-56
  • 3.2.5 品牌关系影响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假设56-59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量表修正59-82
  • 4.1 调研背景59-60
  • 4.2 问卷设计60-68
  • 4.2.1 问卷设计背景60-62
  • 4.2.2 问卷设计方法62-63
  • 4.2.3 量表初步设定63-68
  • 4.3 预测试与指标筛选68-82
  • 4.3.1 基本人口统计数据68-71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71-72
  • 4.3.3 信度分析72-74
  • 4.3.4 效度分析74-80
  • 4.3.5 测量问项修正80-82
  • 第五章 数据收集与实证分析82-103
  • 5.1 正式问卷与数据收集82
  • 5.2 数据质量分析82-95
  • 5.2.1 正态性检验82-85
  • 5.2.2 描述性统计85-88
  • 5.2.3 信度分析88-90
  • 5.2.4 效度分析90-95
  • 5.3 结构模型95-101
  • 5.3.1 拟合指数分析96
  • 5.3.2 概念模型分析96-101
  • 5.4 数据检验结果101-103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103-114
  • 6.1 研究结论103-110
  • 6.1.1 研究结果对比分析103-105
  • 6.1.2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105-109
  • 6.1.3 主要研究结论109-110
  • 6.2 营销启示与对策110-112
  • 6.2.1 品牌消费者的启示与对策110-111
  • 6.2.2 品牌企业的启示与对策111-112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112-114
  • 6.3.1 研究的局限性112
  • 6.3.2 未来的研究方向112-114
  • 参考文献114-127
  • 附录一:服装品牌类别选择调查127-128
  • 附录二:调查问卷128-13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32-133
  • 致谢1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玫瑰;;三足鼎立 如何突围?——品牌关系助力中国电信天翼品牌突围[J];信息通信;2012年06期

2 章燕;;消费者自我概念和品牌关系[J];新闻大学;2006年04期

3 陈丽园;;基于品牌关系理论的全媒体品牌资产评估模型探析[J];东南传播;2012年08期

4 李桂华;余伟萍;;信息视角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建立过程:SCPRUC模型[J];情报杂志;2011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长宝;石占伟;;消费特权对品牌关系的影响机制:一个基于嫉妒、后悔与不公平的理论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钟帅;唐小飞;;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概念化模型构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黄静;熊巍;;品牌关系断裂理论回顾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本成;;论品牌管理创新——品牌关系管理[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毕振力;;品牌关系作用机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差异——基于移动通信消费领域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黄静;雷柳桢;;品牌关系倾向对消费者态度及行为的影响[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志民;;品牌关系指数模型研究:一个量表开发的视角[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谢毅;彭泗清;;消费者-品牌关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伟文;刘新;;品牌知识和品牌关系对消费者当前和未来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贺爱忠;李钰;;论品牌关系生命周期中消费者品牌信任与心理契约的建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品牌管理的未来趋势[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广 言;内地香港消费者选择品牌取向有异[N];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岭;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姚琦;自我建构与说服策略对消费者再续品牌关系意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3 郑彬;品牌危机对品牌关系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姚作为;基于品牌关系的服务消费决策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月恒;基于品牌关系的服务品牌创建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2 吴振华;品牌关系再续意向的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杜军燕;基于品牌关系管理的服务品牌创建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炳凯;品牌形象、关系质量对品牌关系持续性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于治江;品牌关系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安晓光;休眠品牌品牌关系再续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尤文文;负面营销事件下的消费者抵制行为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何来晨;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公共服务对目的地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9 刘晋晶;微信公众号页面设置对服装品牌关系质量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10 康璐;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消费者责任归因对品牌关系再续意愿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09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