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教育 + 创业教育 ; 参考:《渤海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处于这样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扎根中国大地,培养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才,是我国办好高等教育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意义,对国内外有关思想政治和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及创业教育概述。本部分对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进行了简述。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本部分着重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透过问题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在本文第三部分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创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并借鉴国外国内历史经验,分别从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外部环境;提高教师水平;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our Party to run socialist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ll.In recent year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made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Under such a strategic situ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Combin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root in the land of China,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a realistic task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running higher education well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u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cross-research metho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ontrast research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researc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sual threshold university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combs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etermin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is paper.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ound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third par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root causes of their formation through the problems.The fourth par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nking.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ynthetically appli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bines the current reality of our country.And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and domestic histor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enrich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ng various resources.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7.38;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50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5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