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云计算与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创新
本文选题:工业革命 切入点:云计算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本源意义上讲,所有城市病都可以归根于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发展的三大动力——集中化经营方式、化石能源机制和城市内循环机制。云计算为企业经营方式和城市内部循环机制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性变革的契机。云计算产业的战略价值在于它实质上改变了其他产业的传统组织方式、决策方式和经营方式,对我国支柱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变革等产生深远影响。云制造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方向,它从全新视角重新诠释了以坚实的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也意味着城市逆膨胀化发展成为可能。分散式"众核型"城市发展空间模式,有助于实现区域均衡与城市健康的良性互动发展。
[Abstract]:In the sense of origin, all urban diseas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three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urbanization since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s-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mechanism of fossil energy and the mechanism of recycling in city.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recycling mechanism. The strategic value of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lies in that it has changed other things in essence.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The mode of decision and manage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upgrading of pillar industries,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loud manufacturing represent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s. It re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with soli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core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which also means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the city to develop in reverse. I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healthy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balance and urban health.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
【基金】: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资助
【分类号】:F299.1;F414;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伯虎;张霖;王时龙;陶飞;曹军威;姜晓丹;宋晓;柴旭东;;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01期
2 李伯虎;张霖;任磊;柴旭东;陶飞;罗永亮;王勇智;尹超;黄刚;赵欣培;;再论云制造[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李洋;;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张登国;吴东民;王海祥;;城乡一体化中的制度投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3 陈艳;;城市住宅居住隔离现象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4 陈锋;;世界资本主义长程运动与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走向[J];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5 魏开;许学强;;城市空间生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范式述评[J];城市问题;2009年04期
6 顾新建;陈芨熙;纪杨建;祁国宁;彭维;;云制造中的成组技术[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0年03期
7 申超群;李东方;;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5期
8 孙逊;;卷首语[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9 章仁彪;李春敏;;大卫·哈维的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杨有庆;;空间转向与新马克思主义都市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红梅;;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汪云凤;李心科;;云服务环境下的服务聚合方法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博;田宁;;云计算技术专利初步分析及建议——基于专利统计分析的申请策略建议和基于实例评析的撰写注意事项[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7 程勖;孙福权;刘超;张达伟;;基于云计算的校企合作平台设计与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凤超;;新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空间批判与空间命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君;面向制造的网络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4 吴春;大规模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D];清华大学;2010年
5 林云;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兴华;飞行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祁凯;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8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丽;基于Agent的服务交易模型与协商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云;面向云制造的制造执行系统优化技术及其在机床生产企业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曦;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孔令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群体满意度的差异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维;我国城市化进程引起城乡生态位变化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谭会慧;区域空间分异格局下的“弱市强县”发展路径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普艳杰;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生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雷风;农业科研云原型系统设计与应用理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任荣;论曼纽尔·卡斯特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乐;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及其当代文化批判[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伯虎;张霖;王时龙;陶飞;曹军威;姜晓丹;宋晓;柴旭东;;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01期
2 张霖;罗永亮;陶飞;任磊;郭华;;制造云构建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11期
3 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年05期
4 施国强,朱耀琴,李伯虎,柴旭东;复杂虚拟样机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8期
5 李伯虎;柴旭东;侯宝存;李潭;张雅彬;余海燕;韩军;邸彦强;黄继杰;宋长峰;唐震;王鹏;施国强;王晓华;;一种基于云计算理念的网络化建模与仿真平台——“云仿真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7期
6 李伯虎;张霖;柴旭东;;云制造概论[J];中兴通讯技术;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金亮;周德力;;产业融合与旅游房地产发展对策[J];上海房地;2007年09期
2 ;综合竞争力为主线的国际化都市大手笔——十六大前各地党代会解读(上海篇)[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21期
3 白雪洁;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的路径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物流技术;2005年10期
4 向琳;;武汉城市圈产业二次转移与产业融合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5 周芳;;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升级[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6 王莉;李艳云;;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物流产业[J];物流科技;2008年08期
7 房林;王述英;;天津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8 胡琦;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就业难问题与出路——对东北地区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9 陈君;;云计算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协同的风险分析[J];物流科技;2011年08期
10 林坦;;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物流服务创新[J];港口经济;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玉霞;;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战略,大力推进沈本一体化建设[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杨玉霞;;打造沈抚铁本同城化,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陈怡星;陈烨;石永洪;;飞地型临港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模式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孔令刚;;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以合肥为例[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朱晓磊;;“云”时代将揭开中小快递企业发展新篇章[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吴R,
本文编号:1627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62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