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对智能金融业态的趋势探索——展望移动金融的下一业态

发布时间:2018-03-18 07:57

  本文选题:移动金融 切入点:智能金融 出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尝试以金融业的溯源和转变为线索,剖析了以网点机构为代表的物理金融、以网上银行为达标的电子金融和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三大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以手机终端模式的移动金融业态的三项不足,并提出一种新型移动金融业态。这种新型业态暂定名为"智能金融业态",它具备设备个性可穿戴、低碳环保、线下交互、安全私密和智慧高效等五大主要特征。未来,金融业态很可能实现由移动金融业态向智能金融业态的升级,满足客户更广更深层次的需要。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major development forms of physical finance, such as the physical finance represented by the network organization, the electronic finance with the internet bank as the standard, and the mobile finance represented by the mobile ban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shortages of mobile financial business in the mode of mobile phone terminal,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ype of mobile financial business, which is tentatively named "intelligent financial state", which has wearable personality of equipment,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ffline interac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very possible to upgrade from mobile to intelligent financial forma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at a broader and deeper level.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管理部;
【分类号】:F832;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小丁;;“品牌联营”模式对百货店业态的质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2 胡春燕;;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演化机理及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3 吴磊;;零售企业业态选择与企业绩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10期

4 雷瑾亮;王海花;王延峰;;融合生态学观点的业态与业态创新:兼论与商业模式的比较[J];上海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平;;中国百货店的联营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杜方敏;吴泗宗;;关于百货业经营模式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3 李飞;;中国百货店:联营,还是自营[J];中国零售研究;2010年01期

4 王婵;;我国百货业经营方式演变及成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5 卜师霞;;汉语传承复合词语素意义的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崔艺馨;梁香美;;从业伤害分析及其防控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4年04期

7 贺修炎;;政府与大学关系中两个“容忍度”的动态平衡[J];高教探索;2014年02期

8 张松祥;;论《条例》中印章使用规定的不切性——基于文本表述、强制属性、司法判定的角度[J];档案管理;2014年03期

9 黄耀生;;加味止嗽散治疗“雾霾咳嗽”疗效观察(附145例对比报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10 潘登;;论创制型案例:概念、标准、类别与价值[J];东方法学;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宝秀;;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空间重构的思考[A];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C];2013年

2 刘泾;;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创新——以培育公民规则意识为视角[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3 刘松年;;中国创造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交流报告 论思维定势的结构及其对协同创新的影响[A];全国“推动协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海洋;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张娟;大学技术转移项目管理理论及运行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王硕丰;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李杨;著作财产权体系中的个人使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春玲;信息技术的经济效应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郝立忠;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申冠楠;百货店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娣;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悦;南京中山大道节点上的广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陈洪;英汉身体隐喻的认知视角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雪丽;现代汉语“-A-B”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中剑;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厉野;中国百货业联营制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李群;金湘巴松协奏曲《幻》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蒙蒙;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罗桔芬;美国零售业的经营形态和组织形式[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2 吴小丁;新“零售之轮”理论及其对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启示[J];财贸经济;1999年05期

3 沈宁宁;杨浩威;万兴;;我国城市零售业企业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基于上市公司业态与绩效的实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刘力;多元化经营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J];经济科学;1997年03期

5 孙志芳;多元化经营思考[J];企业研究;2003年05期

6 杨雪军;商场经营中的品牌梯队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2年10期

7 熊勇清;王小玲;;百货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管理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08期

8 李志强;赵卫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春燕;[N];解放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树杰 ,宋玉长;话说手机银行[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10期

2 ;招商银行与移动通信集团推出“手机银行”[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0年02期

3 ;斯伦贝谢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推出手机银行业务[J];中国信用卡;2000年07期

4 吴宇;“手机银行”引爆中外争夺战[J];华南金融电脑;2000年09期

5 刘伶;中国手机银行全球500强中的斯伦贝谢捷足先登[J];国际市场;2000年08期

6 ;我国首批“手机银行”将于5月7日开通[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07期

7 ;“手机银行”出新版本[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10期

8 张健;;悄悄走来的手机银行[J];珠江经济;2000年09期

9 宁国富;;手机银行 动动手指就理财[J];新财经;2000年05期

10 刘畅;手机银行服务[J];国际融资;200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迪;联通建行“手机银行”掀移动金融革命[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郭冰;手机银行应加快发展步伐[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3 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龙平 顾卫东;手机银行“变脸”忙[N];湖北日报;2004年

4 郭莹;手机银行的是与不是[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5 蔡逸;曲高和寡,,“手机银行”遭遇尴尬[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通讯员 张晓东 记者 顾雯;“手机银行”让人“抛弃钱包”[N];南京日报;2004年

7 记者 施明慎;工行中行推出手机银行服务[N];人民日报;2000年

8 ;中国移动全面推广手机银行[N];人民邮电;2001年

9 郑晓颖;吉林联通用户尽享手机银行服务[N];人民邮电;2004年

10 杨玲玲;权威机构证实:手机银行是最安全的远程金融交易方式[N];人民邮电;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海二;手机银行、技术推动与金融形态[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小强;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胡谨纯;手机银行及其跨渠道异步系统服务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倩茹;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强;我国手机银行基于数据库的精准营销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林欣;我国手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吴佩红;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艳;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袁萍萍;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D];山东大学;2013年

9 茅斌;江苏农行手机银行业务营销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刘娜;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8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628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