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与不同家庭消费的非线性关系
本文关键词:房价与不同家庭消费的非线性关系 出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房价 家庭消费 住房租售比 可支配收入 门限模型
【摘要】:本文以家庭收入为依据区分三类不同家庭,考察房价对不同家庭消费和总消费的不对称影响。结果显示:房价变动对高收入有房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却通过缓解信用约束促进了受约束有房家庭消费;房价上涨对租房家庭消费表现为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购房首付比和住房租售比的提高而加强;房价对总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的房价与收入增长机制中表现出结构变迁,住房市场状况导致结构变迁出现异质性。运用门限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与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房价和收入的不同增长机制中,房价波动对消费产生微弱的挤出作用,房价低增长机制中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高房价、高比例的租房与计划购房家庭、购房首付比较高等特征可能是导致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
[Abstract]:Based on family income,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families and examines 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house prices on different households' consumption and total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house price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high-income families with housing. However, by easing the credit constraints, it promotes the family consumption of restrained housing. The effect of house price rise on the consumption of rental households is crowding-out effect, and this inhibition effect is strength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purchase down payment and the ratio of rental to sale. The influence of house price on total consumption shows structural changes in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house price and income growth. Housing market conditions lead to heterogeneity of structural changes. The empirical study on housing prices and consumption in 35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 by using threshold model shows that: in the different growth mechanisms of house prices and incomes. The fluctuation of house price has a weak effect on consumption, especially in the mechanism of low growth of house price. Disposable incom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that affects residents' consumption.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high house prices and the high proportion of rental and planned housing families in our count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down payment may be the important cause of crowding out effect.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房价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研究”(20110490850)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房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及其货币政策研究”(JA11240S)
【分类号】:F299.23;F12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学者们对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早期关注对象是股票价格,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主要国家经历了广泛的股票市场崩溃,同时却伴随着居民消费的强劲增长,学者们开始将研究视角拓展至房地产市场。他们认为,各国住房市场持续上涨是抵消股市崩溃消极影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2 陈健;高波;;非线性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测度研究——基于1996~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洪涛;;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消费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及理论解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郑思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5 杜莉;沈建光;潘春阳;;房价上升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上海市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03期
6 严金海;丰雷;;中国住房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智峰;;扩大内需的支点: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2 耿同劲;;消费的货币供给冲击效应中房地产市场渠道的贡献度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地区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4 周建军;鞠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5 林江;周少君;魏万青;;城市房价、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6 陈科;袁枫;;中国房价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进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鞠方;周建军;吴佳;;房价与股价波动引起财富效应的差异比较[J];当代财经;2009年05期
8 陈科;;“宜居重庆”背景下的重庆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3期
9 王子龙;许箫迪;;房地产市场广义虚拟财富效应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10 耿同劲;;货币供给冲击效应中房地产市场渠道的贡献度研究[J];甘肃金融;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亚;;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京奎;;收入不确定性、住宅权属选择与住宅特征需求——以家庭类型差异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陈崇;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杨玲玲;资产价格对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姣姣;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赵杨;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段忠东;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D];湖南大学;2008年
8 黄海涛;中国住房价格水平与波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丁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黄静;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广义财富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娜;收入、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赵巨旺;我国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财富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常瑜;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雷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松;中国住房价格当前涨因与未来趋势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幸欣;广东省房地产价格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秦颖;我国货币政策对四川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马艳;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匡树岑;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及调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谭鹏;房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旦;姚玲珍;;中国城镇住宅财富效应的微观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子龙;许箫迪;徐浩然;;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3 郑思齐;刘洪玉;任荣荣;余秋梅;;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住房消费特征——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年城镇住户大样本抽样调查的分析[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2期
4 骆祚炎;;基于流动性的城镇居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分析——兼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5 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7 宋勃;;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98-2006[J];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8 靳涛;丁飞;;消费与房价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0年03期
9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樊潇彦;袁志刚;万广华;;收入风险对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梅;唐永红;;推进家庭低碳消费方式的战略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马驰;;可持续发展要从家庭开始——记“可持续的家庭消费”国际研讨会[J];中国国情国力;1995年11期
3 李慧明;王磊;张菲菲;;日本家庭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7年06期
4 陆素芳,黄鑫;试析南京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的走势[J];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5 尚海洋;马忠;焦文献;马静;;甘肃省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家庭生态足迹计算[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3期
6 约翰·耐特;马列展;魏华;;中国城市的三类贫困[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6期
7 周琬謦;赵丽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状况调查与思考——以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为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2期
8 马驰;可持续发展要从家庭开始[J];中国科技信息;1995年07期
9 杜向秋;;“富人”缘何低消费[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2年09期
10 林志群;新中国住宅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衍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农村家庭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动力学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刘荣霞;张鹏鹏;夏建新;汲荣荣;;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张志峰;李莉;贺兆;;西安市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敏方 实习生 张琦;芳汇广场打造年轻家庭消费乐园[N];房地产时报;2008年
2 黄丹蕾;中国家庭消费能力日趋旺盛[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陈初 赵旭;国外家庭消费节能减排对策及其启示[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记者 王月金;德怀特·珀金斯:中国减少投资明后年才能实现[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朱文君;“广告综合症”侵扰儿童健康[N];消费日报;2007年
6 李洪涛;儿童成为家庭消费主力[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欧盟消费者事务专员 梅格莱娜·库内娃(Meglena Kuneva);应对气候变化别轻看消费者潜力[N];中国经营报;2009年
8 梁沂滨 杨绍功;家庭节约潜力巨大[N];经济日报;2006年
9 鲍丹;别用高碳方式走进低碳时代[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刘璐;节能减排,期待全民行动[N];南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东阳;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肖皓;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燃油税征收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与政策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3 江群;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明;城市满巢期核心家庭子女对家庭消费决策影响力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露;房价波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D];安徽大学;2013年
3 张志军;基于相对风险厌恶效用的中国家庭消费投资研究:参数估计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4 赵莉;城市中学生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分析[D];扬州大学;2008年
5 刘财云;基于家庭消费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6 徐涛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核算:理论与方法[D];贵州大学;2007年
7 Tan Billy Jun;儿童对父母非计划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杨庆先;基于雅安市城镇家庭市场的畜禽产品消费者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景帅;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演变与低碳行为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殷志扬;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析在江苏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5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0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