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析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3-02 09:00

余学挺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农业企业的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分布比较分散,规模相对较小,收益率不太稳定。在融资渠道方面存在着银行信贷成本高、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农业企业地位不受重视等现状而造成融资困难,从而制约了其发展。融资难是困扰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主要对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企业;融资;对策

农业企业融资难,是当前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困扰农业企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农业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银行信贷取向的原因,更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一、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各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拨出部分专款来扶持农业企业,但一般是“扶强不扶弱”,对小型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

2、金融部门的原因

(1)商业银行贷款条件要求高,信贷取向不利于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更多的是追逐投资大、回报高的大项目,而对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农业项目关注较少,不愿过多投入;(2)银行业信贷规模、审批权限和抵押担保制度设计还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各金融机构采用统一的财务和非财务标准,依据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偿债能力等等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一些有很强发展潜力的农业农头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或成长初期,还达不到银行发放贷款的信用等级,不能获得银行融资,更不用说是普通的农业企业;(3)农业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缺乏信用担保能力抵押担保是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取得贷款的主要问题。农业企业要么从事产业基地建设,要么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资产较短缺,不能为银行信贷提供有效足够的担保物,担保公司也不愿承担反担保,从而影响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成功率。以笔者所在的浙江森禾种业股份公司为例,它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的观赏苗木、花卉的农业农头企业:“公司投资了12个亿去建温室,想去抵押贷款,银行说温室是专用设备不能抵押;农业的另一个最大的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水利设施等等,但这些都没有产权证,也没法抵押”;(4)抵押担保形式也过于狭窄,缺乏创新。金融机构普遍不愿涉及农业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动产和仓单质押业务。对于不动产抵押,还存在贷款打折率过低的现象,目前农业银行、信用社一般都是按评估额60%的比例掌握放贷,甚至有些信用社则规定按50%的比例放贷。

3、企业自身因素

  1)农业企业自身实力不强、管理不完善,许多企业基础相对薄弱、风险相对较高、信用等级相对较低。农业企业自身存在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农业企业的自身综合实力有限,许多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市场意识淡薄,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的技能,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体系有缺限,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科技技术力量较薄弱,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不高,技术储备不足,产品缺乏科技含量,缺乏市场竞争力。资信等级低,信用地位不稳固,影响银行给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2)农业企业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特殊性,因此农业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而农业保险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农业保险尚未普遍推广,使农业企业面临的自然风险无法分散。农业企业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还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中小企业抵御和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尤为脆弱,这也是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

1、加强政府在融资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出台并落实有利于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切实引导资金向农业企业流动。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改善农业融资软环境,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发放农业贷款,对支持农业的商业银行实行减免税收及相关费用的措施,逐步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向农业企业配置,积极推动银企对接。注重发挥财政手段和杠杆作用,如: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担保基金,扩大贷款贴息资金等,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加强银企之间的沟通。建议人行和政府多些举办此类座谈会,让企业多些了解银行的信贷政策和具体的贷款标准及要求;也让银行多些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多些关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使银企双方进一步加大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力度,为双方创造更为广阔的良好合作空间;

3、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1)农业发展银行要建立符合市场化、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实现融资多元化,降低融资成本。应以长期、低息的信贷方式为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应多向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倾斜,适时开办对农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业务;(2)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农村信用社可以把培育农业农头企业作为扩大业务的突破口,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3)建立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监管部门也要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让愿意投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能够进入到这一领域中来,使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各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保证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资金投入的总量,努力加大重点领域涉农信贷投放。

     4、积极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1)根据各地特色开展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惠农卡”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于较为成熟的创新品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2)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创新融资担保模式,解决农业产业化企业担保难问题;(3)实行多种形式的动产抵押担保贷款,探索以原材料、存货、订单和应收账款以及票据融资等为担保的多种贷款方式,采取以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为抵押发放贷款,着力解决农业企业担保不足问题,并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

     5、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1)建议政府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把好企业的准入关和企业的产品质量关,对一些创办基础差、自有资金投入比例低、经营和管理能力差、资产规模与信贷资金需求不相匹配的企业进行限制其准入;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格把好企业产品质量关,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地方的资源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品牌产品,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2)建议企业规范内部财务管理,依法依规经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使银企之间保持真实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合作关系;(3)建议政府、企业和银行三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切实在企业的发展、银企双方的互利、社会的效益这三者之中寻找到平衡点;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马常菊.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探讨.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8)

[2]徐海斌,王丽平.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因类型及在产业化中的作用.中国种业,20065

[3]“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组.缓解我国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

[4]康建玲.浅谈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山西农经,2007(5)



本文编号:1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