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的引进对转型经济的作用分析
张薇薇 长春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有关讨论金融服务的论文中,认为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完善是转型经济国家发展金融市场的适当的工具。而外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运营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本文探讨了外资银行的引进对转型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贡献并对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作以分析。
关键词:外资银行、转型经济、经验
外资银行的引进能为转型经济国家提供什么呢?我们普遍认为外资银行能够促进市场的效率,并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一份世界银行报告曾肯定了容许外资银行在本国存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外资银行的引进能提供刺激经营效率和竞争的有利方法,最终有利于金融部门的稳定。
一、外资银行的潜在贡献分析
1.外资银行的引进对内资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的作用
外资银行通常是按照国际标准的会计和审计原则要求来进行经营管理的,这将有利于管理控制和透明度的质量监控方面的改善。来自外资银行竞争的压力能够鼓励内资银行承担较高的风险以此弱化银行业部门的国家所有性质。这也强调了加强银行业审慎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外资银行能带给转型经济国家需要的重要的信息。例如,家庭存款的使用和资源引导;长短期媒介储蓄和信用服务;适当的风险估计和评价, 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为整个银行部门引进适当的规则体制;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信息对称性等等。
2.外资银行的引进对内资银行建立诚信的作用
外资银行享有世界声誉。如果没有设定外国银行的标准而且也没有大量前期的投入,诚信是很难重新获得的。所有的这些能增加揽存的数额, 或至少引导他们到银行, 增加投资的(适当的)程度而且将会在整体经济中以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分派投资资金。最终, 外资银行带来全球经济的生命线,即投资资源、潜在的企业家、其他工业的投资者和对外贸易的网络连接。
3.外资银行的引进对内资银行改善人力资本的作用
运行良好的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使用相对少数的中间力量驾驭、指导、控制和监督大量的企业目标。转型经济国家短缺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在转型经济国家中,银行业的经营需要其具备业务技术,譬如审查投资计划和风险,指导企业并影响公司的管理控制及监督企业的活动。大规模的和富有经验的外资银行能够提供所需技术指导企业部门的投资活动。
4、外资银行的引进对政府规制发挥效用的作用
在转型经济体系下,大规模的而且富有经验的外国银行是政府管理者实施监督和控制的最便利代理,而某种意义上是地方银行所达不到的。行政规则部门而不是法院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监督权威。尽管存在对行政管理者偏见的危险动机,提供所需技术并且用最经济的办法使用他们对于这些需求外国银行都能够满足。适当的银行业要比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二、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及引导措施
外资银行能力的有效行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国家的法律规范和执法环境。大体来说,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普法和执法的基础环境设施保证外资银行正常运行。
第二,,在金融和银行法律规范中应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即设立资本化要求、风险经营的谨慎规则、银行监督、机制、会计标准、信用保护贸易制和破产法。法律基础设施是使机会均等的环境基础。
第三,为使外资银行能够有效的运行,潜在委托人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建立。
通用的和透明的环境的缺失给内资银行带来了一个明显的优势,即他们能更好地依赖于部门之间的联系。或者称之为是所谓的内部网络赋予了内资银行准确的判断力。这也是外资银行考虑进入转型经济国家后对有效的监管十分关注的原因。立法和执法的延期是外国银行推迟进入转型经济国家的部分原因。
外国银行进入的延期是由于国内银行的既得利益和法律改革大体上尤其是金融部分的改革本质的联合作用所导致的。改革的不完全主要是缺乏政治压力和政治技巧,但也和国内银行追求内部交易和渗透活动腐败的政治系统中个人关系网的维持所受到的压力相关。因此他们免于为生产部门服务。这样一种情形阻碍了适当的法律体系的构建,银行改革的深入以及外国银行的引进。这说明了国内银行怎样成了阻碍而不是为自身成长和重组提供便利的组织的。
总之,国内银行的主导将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引起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早先引进外国的银行可能产生改善表现的管理控制的有益循环。
参考文献:
[1]翟月雷.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评述[J].金融经济.2007(12)
[2]才宏远,王新华.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金融.2007(14)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CN11-5392/F QQ:136276459 投稿邮箱:xdsyzzs@126.com (切勿一稿多投)
本文编号:15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