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析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企业投资的影响及现状

发布时间:2015-02-28 23:00

张媛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摘要:随着近年跨国企业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在此经济发展的趋势中起关键的作用。跨国企业投资不可忽视各国会计准则差异对其国际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就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着手分析其对跨国企业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并讨论国际上改善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投资影响的举措与现状。

关键词:会计准则差异 跨国企业 投资 融资成本 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的加深与扩大,企业的跨国投资与经营益发频繁与普遍。国际贸易的经常化、跨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消费、生产、投资趋于国际化,从而资本和金融不可避免的国际化。此时,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要为企业世界性的融资和利益分配活动提供基础保障,从而要求在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实行统一的财务报告。但是,全球各国实行的非统一、非标准化会计准则,却为跨国公司实现统一的财务核算与报告带来了难题,因此企业的跨国投资不仅要考虑劳动力成本、资源要素以及市场状态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问题,各国的会计准则差异也制约跨国企业的投资偏好与成本,进而影响跨国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本文将从如下方面浅析各国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及其现状与问题。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分析与比较

   (一) 由于制定机构不同而导致的会计准则性质的。

    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由独立民间组织制定,如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 GAAP) 是由独立民间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制定;另一种则是由政府主导制定,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由于制定机构不同,会计准则出现性质上的差异。由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属于政府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由政府强制各企业执行;而由民间组织制定的会计准则本身不具有法律地位,主要依靠制定成员的广泛性、会计职业界的认同和业务上的高度权威性等非政府力量来保障其实施。

    (二)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法律体系不同,从而导致会计准则内容不同,会计准则体系各具特色。

    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的形成和发展依托市场经济法制化、企业资本社会化、证券市场规范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等众多因素,制定的目的是旨在保护企业股东的经济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有序,且由于美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对全球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重要影响性,因此其会计准则的内容十分庞杂,准则数量繁多而细致。相对而言,英国会计准则的内容比较简明,与其公司法有同样的目的,旨在保护资本的安全和完整,特别强调“真实与公允”原则。

  反观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制定,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各项法规还有待健全,因而在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较多地借鉴了国际惯例,与英美等国相比过于简单,缺乏应有的深度,例如基本概念过于抽象、概念之间层次性、逻辑性不明确等。

  (三)国际会计准则与普通国家会计准则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制定。由于其特殊会计环境和制定机构的超然独立性,因此在很多方面与各国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有:一在内容上,为求能规范世界各国的所面临的会计问题并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所能涉及的仅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内容面广但不详细; 二是在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上, 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规定了较多的可选择性;三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超然独立性,与各国相比,国际会计准则较少受到法律因素的影响。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制定机构无法要求世界各国强制执行其准则,其权威性主要来自于准则本身的质量及各国企业、相关机构以及会计业界的支持和认同。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可以预见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权威性作用将逐渐增强。

    二、现行的各国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一) 会计准则的差异降低了跨国投资的企业财务数据可比性

倍,按英国会计准则计算可多出24倍。

    在资本流动过程中, 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都需要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同样的交易事项与经营过程在经过不同会计准则的调整后,前后差异巨大且反复,令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所提供的信息可靠性产生怀疑。戴姆勒·奔驰公司(Damiler-Benz AG)在美国纽约证券市场上市之前,其财务总监Gerhard  Liener博士曾说“为了真正成为全球经营者我们还必须在世界财务市场中保持活跃的姿态,因此除了利用欧洲市场外,我们将公司的股票在德国所有的证券市场和三个瑞士证券市场上市。此外,最近我们公司还在东京、伦敦和巴黎以及维也纳等证券市场分别上市。但是,全球最大而且最重要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市场我们至今还未进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会计体系。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对跨国企业进行跨国融资的重要影响。

    戴姆勒·奔驰公司1993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 该公司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要求, 对财务报表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进行了调整。1994 ,该公司依据德国公认会计原则确定为89,500万德国马克的利润, 在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调整后, 该利润上升为105,200万德国马克。这中间15,700 万德国马克的利润差额虽大, 却似乎尚在会计人士预料之中, 因为德国会计向来以比较稳健著称。然而, 令报表编制与使用人深感不安、且令投资大众无所适从的是 1993 年奔驰公司按德国会计准则产生6150万德国马克的利润, 在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进行调整后,却成为183,900万的德国马克的亏损。面对如此悬殊的差异,大众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报表使用者不得不花费额外成本进行分析比较。

    可见,如果投资者对有关国家的会计准则不熟悉,将增加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提高投资者的观察、分析与鉴定成本。这些因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令投资者期待更高的投资回报作为补偿,从而加大了国际资本成本,甚至使原本可能进行的跨国投资经营活动因此而停止, 进而阻碍国际资本的流动与跨国投资。

    (三) 会计准则差异增加跨国投资的企业财务管理成本

    跨国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方面处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必须按东道国的会计准则和惯例编制会计报表, 另一方面母公司要求各子公司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以便编制合并报表和对内部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考评。因此,跨国公司需要所在各国的子公司按基本相同的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制具有可比性的会计报告, 以便合理配置经济资源, 促进跨国经营和发展。为此,跨国公司须建立统一的财务系统与会计体系,并通过培训或招聘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以编制合乎要求的统一的财务报表。而这些都会增加跨国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减少跨国投资的利润回报。

    为应对上述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投资的影响,从跨国企业内部经营,到国际间的外部会计准则国际统一,近十年来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顺应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一) 跨国企业实行会计的集团统一与财务本土化

    所谓会计的集团统一,即跨国企业集团所投资的所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必须采用同一标准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比如说某总部在德国的跨国企业,其在全球各国虽有独立的业务与财务核算体系,但是要求所有的财务部门均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活动,并编制集团报表。会计的集团统一对于跨国集团而言,即使业务发生在实行不同会计准则的国际,但通过统一标准的会计准则就可以更好的通过统一的会计信息进行经营管理,以及财务报告的汇总与合并。

    同时仅采用集团统一使用的会计准则有可能无法满足地区相关政策与实务的要求,这就要求财务本土化以解决东道国与母公司所要求的会计准则差异,按一定的规则转化原始会计信息以满足东道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出具相关财务报表。

    集团会计统一与财务本土化的结合虽可以解决会计准则差异带来的可比性降低问题,提高经营管理的信息精确性。但需要配套定制的财务会计系统,如SAPERP等,且需要技术水平较高,对各国会计准则均熟悉的会计人员,提高跨国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会存在一企业多套会计系统与会计账目并存的现象,增加了财务会计核算负担,,增加会计出错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监管与审计的要求与成本。

   (二) 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但去国家化难以实现

    随着跨国投资的不断发展与扩大,跨国活动愈加频繁,会计作为跨国经营必须的商业语言,其对跨国投资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消除如上所述,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对跨国投资的负面影响,一些世界组织, 比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欧盟( EU)、国际证券业联合会(IOSCO)、世界银行等广泛开展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努力,从而使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如欧盟及全球许多国家要求其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亚洲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对本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进行改革,与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趋同;美国也逐渐接受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

    虽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要求与趋势,但因为各国经济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进程将是漫长的,而去除国家话达到完全的国际统一更是异常异常简单。这是因为一则国际会计准则以跨国上市和筹资为决策导向,并不一定适用于各国的中小企业,此时对广泛适用国际跨级准则带来了难度;二则,各国家经济、市场发展的差异,以及各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与税收独立的基础上,其会计准则国家化的要求强烈,完全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实质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虽然跨国企业通过内部的经营统一方案,以及外部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可改善会计准则差异对其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影响,但跨国企业投资在长远的未来仍然无法完全消除其在各东道国的本土会计准则之间差异对其投资成本、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在其进行跨国投资时不得不考虑会计准则差异的因素,以达到良好的跨国投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爽,世界会计准则模式难以统一的经济学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03)

[2]刘宝慧,论国际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J].财务与会计,1999,(07)

[3]涂学梅,试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意义及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2)

[4]周新玲,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4,(02)

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5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