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管控策略

发布时间:2015-03-01 09:27

夏瑞芳   西安核仪器厂

摘要:资金是企业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始末,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良性循环。本文通过对企业目前资金紧张状况的认真分析,找出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并就如何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措施

受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愈发严峻,资金紧张成为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资金紧张影响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影响了产品加工的正常进行,导致无法向购货方正常交货,造成企业间相互拖欠款项现象日益严重,企业效益进一步下滑,严重制约了其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强化内部资金管理,加大盘活资金力度,切实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防范资金风险,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分析

企业资金短缺,从表面看是成本上升、货款相互拖欠货款或者产品滞销造成的。但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不仅有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还有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等内部原因。

(一)政策、市场等外部因素

1、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2010年以来,国家出于对通货膨胀、流动性资金泛滥等问题的担忧,多次出台较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10118日到2011年年末,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3次,上调贷款利率5次, 20111130日存款准备金率两年来才进行了首次下调,紧缩货币政策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信贷紧缩,银行贷款规模的缩小,加大了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活动,加大了融资成本。

2、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的限制过多,企业难以操作

目前企业筹资渠道除了信贷资金以外,还可以进行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但股票发行手续相当复杂,前期准备时间长,还要公布公司财务状况,所受制约较多。同时增发股票还会导致股权稀释,影响到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对公司的控制权,难以让现有股东接受;债券融资由于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非常严格,只有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才能采用债券融资方式,且融资金额不得超过企业自有资产的净值。因此,这两种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3、市场应变能力差,浪费和沉淀了一部分资金

(二)、企业内部因素

1、投资决策随意性大。部分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缺乏整体战略意识,再加上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为了急于扩大企业规模,在所投项目缺乏科学有效论证的情况下,就盲目实施投资,难以实现预期回报,从而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3、生产组织缺乏计划性。生产和销售脱节,没有按照“以销定产,以产定料的原则来合理安排生产,盲目采购,导致产品供货延期,产品大量积压,资金被大量占用,给企业造成损失。

管理费用过高,产品成本上升

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管控策略

(一)树立市场意识,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就应以市场营销为中心,按照市场导向进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尽快形成拳头产品,不断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使资金周转得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缓解资金短缺的目的。

(二)准确预测资金需求量,科学筹集资金

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保证企业各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又不能因过量安排而造成浪费。加强对资金的事前控制,关键是进行合理的预测、规划,制订出比较科学的资金需求量,并结合企业现有资金存量,来合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和考核等部门、各环节的职责、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将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将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从而为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为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企业还应建立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对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从而激励大家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精细化管理,强化内部资金流程控制

1、树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理念,对非生产性的各项支出实施严格审核、控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2、完善存货物资定额管理制度,对存货物资的采购入库、领用、报废实施严格科学管理。企业还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便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建立合理的存货库存量,,提高存货运营效率,避免存货积压,减少资金占用,从而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对个人借款,采购借款和投标保证金等零散资金的审批管理,尤其是投标保证金,由于投标保证金到期时间没有明确约定,或者约定的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合同签订的进度而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更要及时清理,防止企业流动资金被无偿占用,影响自身资金的正常周转。

4、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合理的商业信用政策。企业应建立健全客户资信档案,通过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认真调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确定相应的赊账限额,形成客户信用调查体系。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强化收款力度,加速资金回笼,避免出现坏账等造成企业损失的现象。

5、合理利用信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保证资金正常流动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迟付款或预收贷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信贷关系,是一种自然性融资,其具体形式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筹资比较容易取得,是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形式。但要注意的是信用融资是一种短期筹资行为,超出使用期而不支付欠款要影响企业信用,所以不能滥用。

在采购业务中还应注意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取和办理税务抵扣认证的及时性,从而减少资金支付,缓解资金压力。

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沟通,争取银行支持,以差额保证金保函方式办理各种保函,节约企业资金。

(五)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管理取得实效的保障。强化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强化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 把监督关口前移,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实时监督,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三、结论

参考文献:

[1]    田蓓,对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探析[J],中国外资 20122

[2]    高开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研究  20122

[3]    马孝芳,企业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强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

7

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5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