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无因性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04: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票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担任着支付、汇兑、信用、融资等多种经济功能,票据应当成为轻装上阵的信使,确立票据无因性以促进流通。票据无因性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法律根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理解票据的无因性要注意:票据的无因并不意味着票据的产生、转让没有原因,而是将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进行技术性的分离,使两者的效力不互相影响;票据关系的独立性是票据无因性的基础;票据的无因性不是绝对的,应有其例外。票据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生活的重要法律,纵观世界各国都确立了票据无因性原则,随着国际票据法律统一化进程的深入,现在仍存在着英美票据法体系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的差异。各国的票据法律立法和实践证明否定票据无因性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票据无因性制度才能很好地与经济生活相适应。我国票据立法时经济处于转型期,作为票据法律体系核心的《票据法》因否定票据无因性成为众矢之的,具有很多缺陷,如立法理念缺失、立法缺乏科学性、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定过多、实践操作困难、与国际法理相悖。我国入世十年之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票据法律制度刻不...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票据无因性基本理论
2.1 票据无因性的界定
2.1.1 概念
2.1.2 内容
2.1.3 表现
2.2 票据无因性产生的原因
2.2.1 经济原因
2.2.2 法律原因
2.3 票据无因性的例外
2.3.1 票据抗辩
2.3.2 票据抗辩的限制
2.3.3 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
第3章 域外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立法实践与比较分析
3.1 英美票据法系
3.1.1 英国
3.1.2 美国
3.2 大陆票据法系
3.2.1 法国
3.2.2 德国
3.2.3 日本
3.3 关于票据无因性的国际法律规定
3.3.1 海牙统一票据法体系
3.3.2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3.3.3 联合国统一票据法
3.4 比较分析
3.4.1 同质性
3.4.2 异质性
第4章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与比较性的评价
4.1 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现状
4.1.1 《票据法》
4.1.2 司法解释及相关判例
4.1.3 行政规章
4.2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的评析—比较视角下的分析
4.2.1 立法理念缺失
4.2.2 立法缺乏科学性
4.2.3 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定过多
4.2.4 实践操作困难
4.2.5 与各国公认的票据法理相悖
第5章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的建议
5.1 指导原则
5.1.1 确立票据无因性第一性的立法理念
5.1.2 平衡票据无因性及其例外
5.1.3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
5.2 具体措施
5.2.1 调整否定票据无因性的相关规定
5.2.2 限缩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定
5.2.3 厘清票据法律责任的规定
5.2.4 合理界定商业银行的审查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票据有因无因论——从交易成本考量[J]. 王永强.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2]论票据的流通性原理[J]. 胡德胜,李文良.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现代立法理念论[J]. 高其才.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1)
[4]无因性原则之考古[J]. 徐涤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3)
[5]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诱因和防范对策[J]. 李明强,王吉鹏. 济南金融. 2004(04)
[6]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J]. 汪世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7]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J]. 余保福.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2)
[8]票据法律制度的若干比较[J]. 刘超. 学海. 2001(06)
[9]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上)[J]. 孙宪忠. 中国法学. 1999(05)
[10]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J]. 林毅. 中国法学. 1996(03)
博士论文
[1]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 王卓.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英国票据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迪[D]. 石文蕾.苏州大学 2005
[2]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D]. 张靖.湖南大学 2004
[3]论票据无因性[D]. 傅立英.中国政法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7405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票据无因性基本理论
2.1 票据无因性的界定
2.1.1 概念
2.1.2 内容
2.1.3 表现
2.2 票据无因性产生的原因
2.2.1 经济原因
2.2.2 法律原因
2.3 票据无因性的例外
2.3.1 票据抗辩
2.3.2 票据抗辩的限制
2.3.3 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
第3章 域外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立法实践与比较分析
3.1 英美票据法系
3.1.1 英国
3.1.2 美国
3.2 大陆票据法系
3.2.1 法国
3.2.2 德国
3.2.3 日本
3.3 关于票据无因性的国际法律规定
3.3.1 海牙统一票据法体系
3.3.2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3.3.3 联合国统一票据法
3.4 比较分析
3.4.1 同质性
3.4.2 异质性
第4章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与比较性的评价
4.1 我国票据无因性的立法现状
4.1.1 《票据法》
4.1.2 司法解释及相关判例
4.1.3 行政规章
4.2 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现状的评析—比较视角下的分析
4.2.1 立法理念缺失
4.2.2 立法缺乏科学性
4.2.3 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定过多
4.2.4 实践操作困难
4.2.5 与各国公认的票据法理相悖
第5章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的建议
5.1 指导原则
5.1.1 确立票据无因性第一性的立法理念
5.1.2 平衡票据无因性及其例外
5.1.3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
5.2 具体措施
5.2.1 调整否定票据无因性的相关规定
5.2.2 限缩票据无因性的例外规定
5.2.3 厘清票据法律责任的规定
5.2.4 合理界定商业银行的审查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票据有因无因论——从交易成本考量[J]. 王永强.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2]论票据的流通性原理[J]. 胡德胜,李文良.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现代立法理念论[J]. 高其才.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1)
[4]无因性原则之考古[J]. 徐涤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3)
[5]当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诱因和防范对策[J]. 李明强,王吉鹏. 济南金融. 2004(04)
[6]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J]. 汪世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7]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J]. 余保福.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2)
[8]票据法律制度的若干比较[J]. 刘超. 学海. 2001(06)
[9]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上)[J]. 孙宪忠. 中国法学. 1999(05)
[10]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J]. 林毅. 中国法学. 1996(03)
博士论文
[1]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 王卓.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英国票据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迪[D]. 石文蕾.苏州大学 2005
[2]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D]. 张靖.湖南大学 2004
[3]论票据无因性[D]. 傅立英.中国政法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7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7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