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完善长三角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15:43
  社会保障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保障难以为继,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削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具备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 了解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概念,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验,重点对苏南、北京和东莞等地创新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总结了一般性结论。分析与总结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典型模式,从覆盖面、政府补贴和待遇水平等方面说明了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精算模型,运用matlab软件测算长三角地区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测算结果表明,现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新农保替代率偏低,影响待遇水平最显著的因素是参保年龄、缴费率和投资收益率,据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新农保调整的方向。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文献述评
        1.3.2 国内关于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文献评析
        1.3.3 国外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文献述评
        1.3.4 国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保险实践启示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理论和典型模式
    2.1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理论
        2.1.1 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与规律
        2.1.2 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
    2.2 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典型模式
        2.2.1 苏南相城模式
        2.2.2 北京模式
        2.2.3 东莞模式
        2.2.4 三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异同分析及经验启发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典型模式
    3.1 长三角地区基本情况
        3.1.1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迅速
        3.1.2 长三角地区农业比重不断下降
        3.1.3 长三角地区农民生活水平逐年增加
        3.1.4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3.2 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2.1 “新农保”覆盖人群范围
        3.2.2 “新农保”缴费和补贴标准情况
        3.2.3 “新农保”待遇水平
        3.2.4 “新农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3.3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典型模式
        3.3.1 嘉兴模式
        3.3.2 南京模式
        3.3.3 宜兴模式
        3.3.4 松江模式
        3.3.5 四种模式的差异性比较
    3.4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3.4.1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的筹资存在的问题
        3.4.2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的待遇水平及发放存在的问题
        3.4.3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基金运营存在的问题
        3.4.4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统筹和转移接续存在的问题
        3.4.5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的宣传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现行新农保的财政能力分析
    4.1 长三角地区政府支付能力分析
        4.1.1 地方财政支付模型的建立
        4.1.2 基于现有数据的测算与分析
    4.2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4.2.1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
        4.2.2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替代率实证分析及结论
    4.3 结论和启示
        4.3.1 长三角地区政府支付能力和居民的参保能力
        4.3.2 长三角地区农民缴费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4.3.3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适当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第五章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长三角新农保制度的构建
    5.1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长三角新农保的基本框架
        5.1.1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5.1.2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给付方式
        5.1.3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5.1.4 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
        5.1.5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优点
    5.2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长三角地区新农保制度可行性分析
        5.2.1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收入模型建立和测算
        5.2.2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支出模型建立和测算
        5.2.3 长三角地区新农保收支均衡性分析
        5.2.4 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个人经济支持能力分析和预测
        5.2.5 长三角地区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的预测
第六章 完善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6.1.1 建立动态缴费增长机制
        6.1.2 建立合理的补贴标准
        6.1.3 鼓励集体经济发展以实现养老保险金多渠道筹集
        6.1.4 发挥个人账户的创新性功能
    6.2 完善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
        6.2.1 提高长三角地区新农保的统筹层次
        6.2.2 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6.2.3 建立健全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
    6.3 理顺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办管理服务
        6.3.1 加强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
        6.3.2 整合服务资源,提高经办效率
    6.4 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
    6.5 加快长三角地区“新农保”和其他社会保险制度接轨转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58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058757.html

上一篇:所有权性质、预算松弛与现金股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