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

发布时间:2017-06-08 12:08

  本文关键词: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现金都被看作是企业的“血液”,其持有水平的高低也是反映公司财务和经营战略的一项重要的理财行为。然而,从我国上市公司来看,我国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弱(祝继高、陆正飞,2009;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2010),且还在不断提高(陈德球等,2011),现金使用效率并不高。在资金配置问题上,内部资本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通过子公司或分部对企业资金进行配置。一方面,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当总部与部门管理层产生代理问题时,内部资本市场会变成部门管理层的寻租领域;当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产生代理问题时,内部资本市场会变成利益输送的通道。这两方面对企业现金使用效率的影响效用不同。所以,本文从内部资本市场角度,研究集团与成员企业之间现金持有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囊括了作用于现金持有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进一步地拓展了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内在根源的相关研究。此外,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同时,银行基于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以对公司实施监督治理功能,融资约束和银行治理均对企业现金持有有所影响。本文从融资和银行债务治理角度研究银行业结构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充分发挥银行治理效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银行业结构和内部资本市场对现金持有的影响路径或机制不同,影响效用亦有所不同,是替代、冲突抑或互补?该问题的研究对加强我国内、外部资本市场的配合、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银行业结构和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同时研究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现金持有的表现,以此考察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以2007-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模型检验发现,随着银行业结构的变化,银行业集中度越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非集团经营的公司相比,集团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集团成员现金持有量越低,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业结构和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综合来看,内部资本市场与银行业结构所代表的外部资本市场表现为替代效应。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一是优化银行业竞争结构,加强银行治理作用;二是加强对集团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约束机制。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 内部资本市场 企业现金持有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32.3;F83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0-13
  • 1.3.1 研究思路10-11
  • 1.3.2 研究内容11-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4-22
  • 2.1 国外文献回顾14-17
  • 2.1.1 企业现金持有14
  • 2.1.2 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14-15
  • 2.1.3 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15-17
  • 2.1.4 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17
  • 2.2 国内文献回顾17-20
  • 2.2.1 企业现金持有17-18
  • 2.2.2 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18-19
  • 2.2.3 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19-20
  • 2.2.4 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20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20-22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2-30
  • 3.1 相关概念界定22-25
  • 3.1.1 银行业结构相关概念22
  • 3.1.2 融资约束相关概念22-23
  • 3.1.3 代理成本相关概念23
  • 3.1.4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相关概念23-24
  • 3.1.5 企业现金持有相关概念24-25
  • 3.2 理论基础25-30
  • 3.2.1 权衡理论25-26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26
  • 3.2.3 代理理论26-27
  • 3.2.4 融资约束理论27-28
  • 3.2.5 产业组织理论28-30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0-34
  • 4.1 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30-31
  • 4.2 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31-32
  • 4.3 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32-34
  • 第五章 研究设计及实证检验34-44
  • 5.1 研究设计34-37
  • 5.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4
  • 5.1.2 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34-37
  • 5.2 实证检验37-44
  • 5.2.1 描述性统计37-38
  • 5.2.2 相关性分析38-39
  • 5.2.3 回归分析39-41
  • 5.2.4 稳健性检验41-44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44-47
  • 6.1 研究结论44
  • 6.2 政策启示44-45
  • 6.2.1 优化银行业竞争结构,加强银行治理作用44
  • 6.2.2 加强对集团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约束机制44-45
  •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展望45-47
  • 6.3.1 研究局限45
  • 6.3.2 未来的研究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作者简介51-52
  • 导师评阅表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全;曾春华;;市场化进程、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现金持有[J];管理科学;2012年06期

2 曾义;;上市公司集团化经营与现金持有水平——基于集团多元化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1期

3 王福胜;宋海旭;;终极控制人、多元化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12年07期

4 白俊;连立帅;;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5 涂小艳;;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17期

6 纳鹏杰;纳超洪;;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研究[J];会计研究;2012年05期

7 连立帅;白俊;;银行债务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治理作用分析[J];金融论坛;2012年05期

8 梁权熙;田存志;詹学斯;;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12年04期

9 陈立泰;徐静;;多元化经营与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10 陈德球;李思飞;王丛;;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银行业结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现金持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32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d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