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开封市文庙街珠玑巷的空间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02:12

  本文关键词:开封市文庙街珠玑巷的空间重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重构 空间生产 空间正义 社会空间


【摘要】:近年来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开封市以“两改一建”政策为依据开始对旧城进行大面积的空间改造。其改造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旧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更是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资本作用下所形成的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文化消费空间正好能满足此改造目标,上海新天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此也掀起了全国许多城市旧城改造的风潮。作为开封市文化重点项目之一的珠玑巷项目,在古城区内塑造了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空间,这一文化空间的形成涉及了空间重塑、居民搬迁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因此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空间正义论,以文庙街珠玑巷项目为例对开封市旧城改造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文庙街珠玑巷的空间演变历史、周边的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资源条件以及空间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从中得出参与珠玑巷生产的主体以及空间功能与形态的变化,更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当地居民所产生的影响及后果;其次,通过调查问卷、个人访谈与实地调研的方式,剖析了推动文庙街珠玑巷空间生产的相关因素,探究了珠玑巷空间生产中相关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正义理论指出旧城改造中所存在的空间正义缺失现象及其原因。此外,还重点阐述了权力、资本、阶级这三大主体在文庙街珠玑巷空间生产过程所处的地位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诠释了资本在文庙街珠玑巷空间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这一问题;再者,通过对搬迁居民在仁和馨园小区的社会空间变化以及对日常生活诉求的描述,分析了空间改造对搬迁居民产生的影响。此外,还具体阐述了搬迁居民日常诉求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试图针对这些原因与影响,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对上述文庙街珠玑巷的空间演变过程、空间生产动力机制以及居民的社会空间重构这三大主体内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珠玑巷空间生产的过程中,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是空间生产的主体,这三大主体共同参与并推动珠玑巷的空间生产。物质空间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社会空间的变化,而社会空间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物质空间,造成物质空间的变化,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二,在珠玑巷空间生产的过程中,政府行为是外在动力,珠玑巷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内在动力,居民的意愿是反馈动力。这三种动力与政府、开发商、居民三大主体参与空间生产的动机共同构建了珠玑巷的空间生产动力机制。第三,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促使珠玑巷周边居民搬迁,而开发商在居民搬迁后在建造珠玑巷广场的过程中还建造了大量商业性用房从而实现其文化消费空间的塑造,这一行为过程就是资本逻辑的体现。第四,在珠玑巷的空间生产过程中由于政府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当地居民最终只能被迫的选择从珠玑巷搬迁到仁和馨园小区,而当地居民在搬迁到仁和馨园小区后虽然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小区周边缺乏与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这就是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第五,珠玑巷搬迁居民在搬迁的仁和馨园小区后出现了只与搬迁前的老邻居联系,不与小区其他陌生人联系的现象,并且居民与搬迁前的老邻居之间的联系正在不断弱化,这也是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而通过培养共同的意识、目标或需求可以提高仁和馨园小区内部的社会交往,加速日常生活的构建。因此,针对上述出现的空间正义缺失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参考意见:第一,充分尊重每一位搬迁者是否决定搬迁的权力,而不是在少数服从多数下的强迫。第二,搬迁居民不是简单的被“抛弃”,要加强搬迁居民安置房源周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政府可以在合理的市场价格范围内通过政策来限定安置房源的相关生活配套收费,这样既保证了搬迁居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以后旧城改造房屋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政府可以发挥安置房源街道办事处的力量,通过街道办事处在安置房源的小区内组织些休闲娱乐活动来增加安置房源小区内部居民之间的来往,加速搬迁居民日常生活的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战;;沉浸在历史中的梅岭古道[J];汽车生活;2010年04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立辉邋朱祖纯 子亮 勇忠;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升格省级社团组织[N];南方日报;2008年

2 朱祖纯 李子亮 郭勇忠;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升为省级社团组织[N];韶关日报;2008年

3 肖锋;珠玑巷的刻字[N];韶关日报;2010年

4 曾诚;发挥联谊潜能 支持家乡建设[N];韶关日报;2007年

5 朱祖纯;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N];韶关日报;2007年

6 曾诚;让珠玑名片全球“漫游”[N];韶关日报;2007年

7 记者 严利;擦亮“珠玑文化”[N];广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善业 特约记者 黄云伍;珠玑后裔要聚力促韶发展[N];韶关日报;2008年

9 殷南光;珠玑一脉根深叶茂[N];中国档案报;2002年

10 曾诚;联谊合力造福桑梓[N];韶关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帅;开封市文庙街珠玑巷的空间重构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94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194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