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的终结与人的解放——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逻辑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 虚无主义 人的解放 实践逻辑 现代性危机 资本批判 出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虚无主义是取消超越性、理想性、目的性和深度的思想事物,它是现代世界的精神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人的解放内在地要求克服虚无主义的困扰。观念的逻辑试图停留在精神文化的层面克服虚无主义,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看到虚无主义的状况和它的历史文化根源,没有进一步探究它的政治经济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是强调人类感性活动的逻辑,它反对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支配和统治,是对虚无主义之产生基础的克服,从而是终结虚无主义的真正力量。
[Abstract]:Nihilism, which is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modern world, is to abolish transcendence, idealism, purpose and depth. The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calls for overcoming the perplexity of nihilism. The logic of ideas attempts to stay at the level of spiritual culture to overcome nihilism. Its limitation lies in merely seeing the situation of nihilism and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ot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Marxism is the logic that emphasizes human perceptual activities. It opposes the domination and domination of capital logic over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life, and it overcomes the foundation of nihilism. This is the real power to end nihilism.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2YJA720036) 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文驰;关于永久和平的两种讨论——康德《永久和平论》与哈贝马斯《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的对比阅读[J];欧洲研究;2003年01期
2 陈玉聃;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本体论的哲学基础[J];欧洲研究;2004年03期
3 信强;“无政府状态”证义[J];欧洲研究;2004年03期
4 张长立;左一明;;和谐社会建构与公民规则意识觉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5 何颖;;政治学视域下工具理性的功能[J];政治学研究;2010年04期
6 王立峰;;马基雅维里论政治正当性[J];政治学研究;2011年03期
7 陈润华;;谁的外省? 哪种风俗?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及其他[J];上海文化;2009年06期
8 刘平;金伟;;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与超越[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9 许章润;;论国家利益的合法性转向[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姚中秋;;新文化运动与立国进程之转向——以胡适中心[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9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全华;;论康德的教育现代性及其合理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8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5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4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