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为例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参考:《理论探索》2015年04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然选择。根据农民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以阶级意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为当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切实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知认同,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契合。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acing the sever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socialis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while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order in New China,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needs of practical work, the CPC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have adopted flexible and diverse forms and extensively and deeply developed class consciousness, patriotism, and internationalism.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 as the cor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It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alistically realizing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closely surrounding the Party's goal of struggle,Strengthen the cognitive identity of the whole party and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line with 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人民公社化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乡村的社会变迁研究”(09YJA710019),负责人易新涛
【分类号】:D64;D65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泽东 ,薄一波;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文献选载(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二月,一九六五年十二月)[J];党的文献;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东方;;对1957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历史考察[J];北京党史;2006年01期
2 江俊伟;;福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7-1958[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3 何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J];前线;1965年15期
4 ;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知媂分子改造的最有效途径[J];江淮评论;1965年05期
5 ;我院部分师生参加桂林市郊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胜利归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1期
6 ;我院部分师生参加桂林郊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锻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2期
7 王维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起源初探[J];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02期
8 杨永铭;;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几点体会[J];党的建设;1991年10期
9 卞传桂;坚持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J];唯实;1991年06期
10 ;湖南省人民委T峄峁赜诟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T岵渭由缁嶂饕褰逃硕瘆搶豢У募笜墢定[J];湖南政报;196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魏克忠;;“四清”记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二年)[C];2013年
2 孙东方;;山东省昌潍专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历史考察:1957—1958[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桂生;;毛泽东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逯鼎艺;;应该重视地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文渊;王向田;崔东娟;;《高校六十条》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宋荐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提出和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2 崔永学;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N];吉林日报;2007年
3 四川省广安市委副书记 李成轩;把小平故里建成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N];农民日报;2000年
4 任青;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5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N];山南报(汉);2011年
6 练洪洋;文化极大繁荣 好事层出不穷[N];广州日报;2012年
7 李映平;试论和谐社会的构建[N];湘潭日报;2008年
8 刘建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朱梅;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N];西安日报;2008年
10 孙政治;李孝平;钢城无处不飞花[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全华;新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2 汤云飞;人民公社时期党对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彬;人民公社时期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尹颖尧;西安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孟利华;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谢明军;六安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74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