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9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5 06:2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F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论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先提出来的,是;逆生产理论是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循环经济;同时,也有国外学者也有人对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进;(2)国内研究现状;循环经济的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国内;第一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模式,主张通过废;@(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北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F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清洁生产理论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先提出来的,是指将采取一系列相关的环境政策应用到具体的生产活动当中进而保障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最终目标是要达到零排放的标准。譬如循环经济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具体的循环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一步保障工业活动的清洁生产。

逆生产理论是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循环经济理论。逆生产理论强调通过研发新型的环保型的生产材料,强调产品的废弃物应该以能够在外界自然分解或者以较低的成本来消解为前提来研发产品,主张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来进行新型的材料的研究,减少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有国外学者也有人对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日本一桥大学岩佐茂教授(2007)分析了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进一步指出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过程中,一切以资本增值为目标,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不在优先考虑范围之内。循环经济则是以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均衡发展为前提,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①。威廉?莱斯(2007)认为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加剧了生态危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逐渐演变为人类的冲突,甚至为了资源而发动战争。循环经济增加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提高了资源拥有量,缓解了资源的相对不足,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固。

(2)国内研究现状

循环经济的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国内对于循环经济的性质主要有几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模式,主张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经济,使生产消费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由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实际上逐步可以形成一套生产模式,所以称之为循环经济生产模式。马凯(2005)指出循环经济要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投入量,对可以再利用的部分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模式③。牛文元(2004)指出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3R原则)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符合要求的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④。刘学敏(2007)指出循环经济源于经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①(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7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7.

@马凯.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能源,2005,5.

固牛文元.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II.4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已经发展出一套运行模式指导经济活动,所以是一种生产模式①。承艳霜(2006)认为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经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对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实现再利用,从而逐步建立起循环经济生产模式④。

第二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强调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吴季松(2005)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阐释,指出循环经济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来实现,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范式@。旦溪立(2005)认为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即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为优先目标,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宽领域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体包括工厂内部的自循环,工厂与工厂之间的中循环以及经济系统与整个自然系统的大范围的循环@。李英姿(2012)指出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看,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微观的技术范式解决了实际的技术生产问题,宏观的技术范式可以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⑨。

第三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相关学者依据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梳理。刘思华(2006)对《资本论》中的物质循环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做了专门的研究,他把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归结为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强调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揭示了作为劳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与生态经济关系,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所以是一个统一整体,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范式@。刘政明(2009)指出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循环利用生产废弃物的技术和手段,也阐述了关于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虽然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创造了比以前所有社会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也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劳动的异化,所以循环经济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④。张霞(2010)指出马克思主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并通过循环使用减少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达到过程控制,最后实现社会经济循环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唐元哲(2011)指出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涵盖了“减量化,再利∞刘学敏.循环经济机制与模式研究叨.经济纵横,2007,1.

∞承艳霜.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探析阴.当代经济研究,2006,7.

固吴季松.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与应用叨.环境经济,2005,13.④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嗍.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李英姿.循环经济本质研究的新视角【J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4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2006.

o刘政明.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循环经济思想川.经济纵横,2009.01.@张霞.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阴.学术论坛,2010.01.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冗用,再循环"3R原则,中国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实践是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平台,应该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宣传方法,拓展与深化马克思循环经济研究理论等手段来进一步加深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理念的贯彻和实施,进一步探索我国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机制的形成④。于金富(2009)指出现代社会的循环经济不仅涉及了生产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中的劳动力的组织形式,拓展了经济链条,深化了劳动力的社会分工,所以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②。

3.文献评述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马克思没有明确给出生产方式的定义,而其在著作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生产方式,所以相关学者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方式的定义有诸多争议。但是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生产方式的理解分为广义的生产方式和狭义的生产方式。广义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获取必备的生活资料所构建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生产资料生产组织形式在内的一种物质生产过程和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包含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和生产关系理论在内的生产方式。狭义的生产方式则是只包括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内的,更强调物质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物质生产过程,所以只涉及狭义的生产方式。

我国的经济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模式;有的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有的学者则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循环经济拓展了原有的经济链条,深化了社会劳动分工。其次,循环经济可以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循环经济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相关的生产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潜能,从而促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只是着眼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变革效应,而将其定位于一种技术范式,则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线性经济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更遑论研究循环经济的内在性质。所以,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即基于马克思狭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即只涉及生产力理论的生产方式理论来研究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①唐元哲.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中国化探析【J】.社科纵横,211.07.圆于金富,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J】,当代经济研究,2009,05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研究问题

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研究了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亦即深化劳动分工,节约自然资源,激励技术创新。而且进一步研究了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如何拓展经济链条,深化劳动分工,促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如何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发展;如何激励企业进行生产技术创新,促进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

2.研究意义

本文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狭义生产方式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探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性质,指出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有深化劳动分工,节约自然资源以及激励技术创新性质,为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及不足

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及循环经济基本问题进行简要梳理,提出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狭义生产方式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论证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性质。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可以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有利于深化劳动分工,促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以及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部分通过几个典型的循环经济案例,进一步论证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性质。2.研究方法

采取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论证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性质。

3.创新点及不足

依据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社会劳动生产力可以分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以及劳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对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有

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

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时间和理论水平有限,本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8

 

 

下载地址:9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_图文.Doc

  【】

最新搜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_图文

凉拌芥菜丝的做法

实验三 躯干骨

2016年中秋国庆党风廉政恳谈会讲话

tall girl tube

化学综合练习(3)20161006

细粒棘球绦虫(中)

7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10

79办公室环境卫生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三轮考点专题检测试题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7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