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文化遗产关键词:遗产线路

发布时间:2018-05-16 18:05

  本文选题:遗产线路 + 文化线路 ; 参考:《民族艺术》2015年02期


【摘要】:遗产线路在历经了理论深化与实践运用之后,成为世界遗产的一个独立类型。其中所蕴含中西方不同特质的"线路文化"之核,使其不论在推进文化整体性、动态性与持续性保护方面,亦或是促成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等方面,均彰显出其独特魅力与价值。
[Abstract]:After theoretical deepen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heritage route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type of world heritage. The core of "lin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mote cultural integrity, dynamic and sustainable protection, or to promot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cooperation, etc. Both show their unique charm and value.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11&ZD1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文军;;《老子》“道”论新探[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R.迈 ,林丹;“道”:道路与道说[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小泉;老子“道”的诗本体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曾勇;;《老子》“尊道贵德”与老年幸福生活[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雪叶;;分析《道德经》第一章中“道”的不同英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吴祖刚;;荀子“道”论探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薛雯;;《道德经》中几个重要术语的英译辨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0期

6 范玉刚;“之间”的夺出:从Ereignis到“道”——领悟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别一视角[J];学术月刊;2005年10期

7 罗安宪;;返本开新与波澜不惊:2011年的中国哲学研究[J];学术月刊;2012年01期

8 刘之静;;老子对“道”的虚拟化命名与象征言说——兼论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苟小泉;;中国哲学中的本体之“诗”[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09年00期

10 刘洋;;本原、本体、本质、辩证与有无——论老子“道”论意涵的五个维度[J];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国杰;通向诗意栖居之途[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一萌;真理与艺术[D];厦门大学;2006年

2 秦红平;论庄子与海德格尔的“自在自由境域”[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秋实;智榃的“中道实相”与《老子》之“道”圆融性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琦;探析中国当代版画创作过程中的“技”与“道”[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求是;2006年14期

2 郑翔;;构筑大学校园文化景观[J];美术大观;2006年07期

3 何金廖;宗跃光;张雷;;湘中丘陵地区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化及其机理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汪瑞霞;;宗教主题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构建与提升[J];艺术百家;2008年S1期

5 旺楚格;;浅谈鄂尔多斯城市文化景观的民族特点[J];鄂尔多斯文化;2009年04期

6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0年01期

7 刘圣中;;大众文化如何影响政府[J];决策;2010年06期

8 强乃社;;文化的空间维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锋;马灿;刘峰贵;;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张永谊;;文化大发展切忌“大跃进”[J];群言;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智聪;;“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4 霍晓卫;孙yN曲;张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以临海巾山、东湖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5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赵智聪;;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王晓文;;试论福建的可持续发展文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戴代新;;基于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方法探索——以崇明海洪港创意农业聚集区规划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王伟年;王士君;;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运行模式及发展策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文苑;文化“富矿”的保护性发掘[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孙转贤;浅谈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N];山西日报;2005年

3 ;专家畅谈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唐一军(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6 邹鹏辉邋郑英;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N];江阴日报;2007年

7 景亮邋许杰;兴文化呼唤大思路[N];烟台日报;2007年

8 娄清;保护贵州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孙睿 郑毅津;让世界遗产文化走进高校校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2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3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4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8 胡晓岚;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9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武汉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巍;网络文化的异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肖竞;历史村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雯莉;浙江城镇文化景观地缘性特征及形成肌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赵晓英;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殷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叶妍君;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旅游地文化景观语义感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亚平;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表达途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游荣盛;园林植物文化解读体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吴晓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7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897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