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美国殖民地时期学院道德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10:41
【摘要】: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院是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的这段历史时期,美国共有9所殖民地学院。这些学院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主要以宗教道德教育为基础,借助于宗教意义上的理性精神,通过设置源于欧洲古典课程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殖民地晚期学院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注重个体社会化教育。学院道德教育在社会性功能上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学院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传播伦理文化。虽然殖民地时期的学院道德教育在实践中仍表现出了较强的传统性,但在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American colonial colleges were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in a spe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vard College in 1636 to the period befor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here were nine colonial col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colleg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mainly on the basis of religious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rational spirit in the religious sens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uropean classical curriculum model,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late coloni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core function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s to spread ethical culture. Although the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n colonial period still showed strong tradition in practice,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divid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基金】: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4年度项目“当代美国道德教育模式综述与经验借鉴”(SCQSN2014B3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贤超;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蒯世安;;论比较分析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马波;曲福华;史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辅修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冉红梅;;试行学分制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4 吴冠男;;社区建设中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5 裴广为;陆铭;;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6 孙菁;;论组织视角下的院校研究本土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7 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8 王保星;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工作业绩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顾美玲;;协调公立与私立高校的关系,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美国的实践和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张婷姝;徐文哲;;权利与责任的平衡——论美国大学的自治与社会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贾学渊;徐丽丹;孙海明;张学龙;孙冬淋;陈峰;白静;傅松滨;;多种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2 石红梅;;高等院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HM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A];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第2辑)——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程灵;二战以来美国对英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炷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8 胡跃梅;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刘燕;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民办高校管理[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萌;我国高等学校课程领域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凤岗,,郭晓宁;试论殖民地时期拉美城市的建立及其对拉美社会的影响[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2 刘文涛;殖民地时期至建国初美国两种政治思想的斗争[J];历史教学;2000年02期

3 石海霞;;奢华的诱惑——论加拿大殖民地时期的皮毛贸易[J];黑河学刊;2010年12期

4 齐文颖;;略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J];历史教学;1982年11期

5 邓红风;美国殖民地时代的社会组织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薛建方;;论美国殖民地时期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7 李剑;段全武;;从美国殖民地时期自由黑人的人口结构看白人对自由黑人的态度成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8 崔丽芳;;殖民地时期及建国初期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9 林方燕;;浅议美国殖民地学院的教育[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10 陈学飞;周详;;大学法人与章程性质:以美国殖民地学院章程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旭东;;试论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的两次印缅冲突[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周详;;美国殖民地学院法团与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王文仙;;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天主教会[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章奇;刘明兴;;意识形态与政府干预[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5 王文仙;;论殖民地时期墨西哥大庄园和印第安村社的不平等依存关系[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金海;殖民地时期的美国[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世历所 刘军;从《美国自由的故事》看美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但柳松;美国公共学校运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华;北美殖民地时期白人妇女的生活状况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家博;英属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政教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佳航;英属北美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体制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梁云;殖民地时期美国学区制的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牛志学;略论殖民地时期印度妇女的解放[D];郑州大学;2007年

6 介香瑞;19世纪后期纽约市民娱乐的变迁[D];河南大学;2008年

7 谢丽梅;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赵巍;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娟;新英格兰殖民地早期的清教思想探析:1630-169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雯;美国殖民地时期德意志移民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3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253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