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7-16 11:58
【摘要】:教育公平观的变化,实质是"什么要平等"这一评估域的转换。60余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的评估域从强调政治、经济等"社会"的片面需求逐渐转向侧重"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话语虽已让位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但"效率优先"的路径依赖与实践惯性依然强劲。"新教育公平"观旨在实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视角转换,主张从注重效率优先到强调公平正义,从注重教育公平的外延到关注教育公平的内涵。而依靠发展、通过改革和增加创新,则是实现新教育公平的可行路径。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view of educational equity is essential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valuation domain of "what should be equal". For more than 60 years, the evaluation domain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in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emphasizing the one-sided demand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other "society" to focusing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policy discourse of "efficiency first,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fairness" has given wa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equit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the path dependence and practical inertia of "efficiency first" are still strong. " The new concept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aim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with "human" as the core evaluation domain, and advocates the connotation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tens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to paying attention to educational fairness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first to emphasizing fairness and justice. Relying on development, through reform and increasing innovation, is a feasible way to realize the fairness of new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项目(2015ZSTD00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创新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1期

2 吕海燕;创新教育与教师的“第二创作”[J];中国培训;2000年06期

3 彭土才;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J];职教论坛;2000年04期

4 张男星;创新教育拒绝培养“占有型”的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5 周润智;创新教育对解构教育的启迪[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6 刘惊铎;创新教育:核心是道德观的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7 李春;创新教育在政治课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年02期

8 刘金华,陈金赞;创新教育与美术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5期

9 侯宗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J];山东电大学报;2000年01期

10 蔡守龙;创新教育:有必要这样提吗?[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荣庆;;创新教育概说[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张芸;;浅谈医疗创新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肖惠贤;;创新教育贵在创新理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4 王林军;;创新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淑华;;创新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王志宏;;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定一;;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8 高晓萍;;创新教育在高师政治课教改中的研究与实践[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夏江;;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邵海倩;;新课程继续呼唤新教育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大学教授 浦家齐;创新教育无需复杂设计[N];解放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刘可;40余家民营企业播种3D创新教育[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3 民进中央副主席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朝向生命绽放的新教育[N];团结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李锦;苏州新家访 新教育[N];光明日报;2012年

5 ;以科学的发展观呼唤新教育[N];学习时报;2005年

6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创新教育不是奢侈品[N];经理日报;2009年

7 全国政协常委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柿},新教育的颜色[N];光明日报;2013年

8 何慧 本报记者 张渝;武侯区成功举办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N];成都日报;2013年

9 专题策划 陈兵 孙伟;成都市武侯区成功举办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李静;创新教育要结合现实贴近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明海;继承与创新[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猛猛;从新教育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新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路世鹏;近代浙江新教育培育乡村道德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3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玮;新教育运动中普通美术教育的变革[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宗勋;中韩两国近现代学制形成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1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1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