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探究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的选择和顺应

发布时间:2019-07-21 09:1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口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口译研究也蓬勃发展,并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趋势,口译研究与语用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学等学科的结合日趋广泛。这种跨学科的结合为口译研究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为口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篇论文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审视口译,从语用学的角度切入,运用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论来探究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的选择和顺应,全面覆盖顺应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即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性。通过分析语用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在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的体现以及对每个研究视角的应用进行细致的分类。本篇论文对语用顺应论在口译中的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充分地验证了顺应论对口译的解释力。通过分析顺应论在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的应用,总结出选择和顺应的策略,从而指导口译专业学生在口译实践中应该顺应哪些层面并做出选择。 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顺应论翻译观的由来和基于顺应论的口译研究成果,并梳理总结了总理记者招待会翻译研究的现状。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介绍了Verschueren的顺应论及其四个研究视角。第四章探究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的选择和顺应,阐述了顺应论对口译的解释力,详细地分析了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如何在总理答记者问译文中呈现,包括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性,,并进行细致的分类。第五章为结论部分,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选择和顺应的策略,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研究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瑛;;语言顺应论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以2010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曾文雄;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马霞;;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口译中译者的作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马卉;;语言顺应论与口译实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5 戈玲玲;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6 曾文雄;口译的语用流利性[J];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7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8 刘清;;顺应论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以温家宝总理2012年中外记者招待会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孙永君;;语用顺应论对动态口译的解释力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杨俊峰;语境顺应与语用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1期



本文编号:2517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17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