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馅饼”与“陷阱”—尼日利亚主流媒体关于中非合作报道中的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2:38
【摘要】:随着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向非洲的深入,中非关系迈入了新的史册。双方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双方媒体对于中非合作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工具以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段。因此,非洲媒体对于中非合作报道中的隐喻现象直接体现了非洲媒体对中非合作及中非关系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非洲民众对其的认知。尼日利亚是非洲的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中非合作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研究着眼于尼日利亚主流媒体关于中非合作、中尼合作报道中的隐喻现象,通过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隐喻进行识别、说明和阐释,即找出报道中隐喻的主要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隐喻分别体现了尼方媒体对中非合作怎样的认知,最后找出这些隐喻的认知基础以及隐喻出现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非合作是馅饼”与“中非合作是陷阱”是尼日利亚主流媒体关于中非合作报道中的两个主要隐喻。而在这两个隐喻之下,又有着“中国是朋友”、“中国是资本家”、“非洲是兄弟”、“非洲是受害者”等子隐喻。这些隐喻体现出尼方媒体对中非合作既积极又消极,既认同又反抗的复杂认知。这样的认知有着来源于人体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历史文化方面的认知基础,同时是受到中尼交往历史、中国国家形象、尼方政府公信力、西方媒体等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莹;;国外批评隐喻分析:困境与展望[J];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04期

2 刘佩;;“走出去”十年:中国企业海外危机西方媒体话语分析——以甘姆森“诠释包裹”框架理论为分析路径[J];新闻界;2015年11期

3 冉继军;;新时期非洲媒体对“中国”的话语建构[J];新闻战线;2014年06期

4 李红涛;;已结束的“战争” 走不出的“迷宫”——“SA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J];新闻记者;2014年04期

5 陈朗;;国外隐喻与话语研究新发展博观[J];外语教学;2014年02期

6 李玉;詹全旺;;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例[J];江淮论坛;2013年05期

7 赵秀凤;;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整合模型——以政治漫画为例[J];外语研究;2013年05期

8 翁青青;;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和身份构建:以英国、加拿大、中国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的发言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3年08期

9 梁晓波;;国家形象的概念隐喻塑造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佳忻;非洲媒体2017年涉华报道框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2 方媛;尼日利亚主流媒体报道中国企业在尼投资的框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施越飞;《金字塔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2010-2015)[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7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67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