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3:21
【摘要】:1960年,非洲大陆先后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历史上被称为“非洲年”。是年底,肯尼迪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非洲国家掀起的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其变化之快,波及范围之广立即引起世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聚焦了战后两大超级大国美苏的目光。在当时冷战背景下,美苏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将非洲的独立运动纳入到各自的战略轨道上来,扩大自己在非洲的话语权、影响力和领导力,将对方排挤在非洲之外。 肯尼迪上台后,他客观分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回应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需求,提出了针对“新非洲”的对非新政策,达到了既团结非洲、又遏制苏联,同时也有效蚕食了欧洲前殖民国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简要回顾肯尼迪执政前夕的美国对非政策,也就是对六十年代前的美国对非政策有一个宏观的梳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是美国漠视非洲大陆事务,而将非洲管理权依托于欧洲同盟国。这种分析不仅对肯尼迪执政前夕的美国对非政策有一个背景的了解,而且也可以看出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的变化。 第二章,主要考察肯尼迪“非洲观”的形成,系统分析肯尼迪在担任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非洲事务委员会主席期间就非洲大陆以及非洲事务所发表的有关非洲的观点和基本认识,并就肯尼迪非洲观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总结和概括。肯尼迪是一位有思想见地、有活力以及个性较强的政治人物,其对外政策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烙印,研究肯尼迪执政前夕的非洲观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政策有重要意义,其对非思想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第三章,主要分析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洲政治诉求的回应。政治独立是非洲国家的第一需要。针对非洲国家民族独立的愿望,肯尼迪政府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在非洲的发展,容忍真正的、非洲部分国家所倡导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运动,并通过总统个人外交拉近与非洲领导人以及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要看到,肯尼迪政府所追求的拉拢非洲和团结非洲的思想是美国与苏联进行争夺的需要,遏制苏联是美国对非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选择了美苏在加纳、几内亚的争夺以及对非洲领空权的争夺这两个实例说明美苏在非的冷战。美国在非洲与苏联进行争夺的同时,也不希望与苏联国家在非洲出现争锋相对和剑拨弩张的程度,主要表现在限制军备竞赛在非洲扩张以及和平解决非洲内部危机问题等。 第四章,主要研究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洲发展需求的反应。非洲国家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大任务。针对这一形势,肯尼迪政府将美国的对非援助思想由以前的军事援助转移到发展援助,增加发展援助的数量,扩大发展援助在美国对外援助的份额。肯尼迪政府还通过对外援助制度化以及增加对非援助的辐射面来试图影响非洲的发展。由于非洲基础薄弱以及外部环境的因素,肯尼迪政府的对非援助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对非援助却扮演了重要的政策工具。 第五章,主要探讨肯尼迪政府对非洲国家独立后人才需求的满足,这也就是一项肯尼迪政府影响深远的政策决定——和平队的创建。本章对和平队的初创以及在非洲国家的初期活动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指出,和平队组织者和参与人都反对和平队的政策工具作用,但和平队队员在异国他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自然不自然的扮演了美国政策工具的角色,实现了工具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由于和平队是着眼于基层的民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关系的不足,有效的传播了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但和平队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仓促上阵和难以克服的文化差异的问题等。 第六章,将肯尼迪的对非政策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以及美国对非政策的长时段进行评述。综合分析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对非洲大陆、对当时和未来美非关系以及对冷战局势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同时将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来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说,肯尼迪时期的对非政策是现代意义上美国对非政策的开始,它倡导形成的理解、尊重和重视非洲的精神不仅达到了美国的冷战需要,而且为未来美国对非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无论对美国的对非政策而言还是对非洲大陆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对非政策的新篇章,而这一时期,非洲国家也是从殖民奴役转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不仅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对非政策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且对于我国在复杂条件下,如何运作大国关系和发展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箫冷;;肯尼迪政府的对外“援助”和侵略活动[J];世界知识;1961年19期

2 ;肯尼^虀尳衣蹲抛约篬J];世界知识;1961年11期

3 桂立;古巴导弹危机决策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年04期

4 R.Sargent Shriver Jr.;肖建;;施里佛[J];世界知识;1961年10期

5 张维桃;;浅析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的新方式——和平队[J];传承;2009年22期

6 蔡培田;;从美国经济看肯尼迪侈谈裁军[J];世界知识;1961年21期

7 高集;;欢呼古巴人民的伟大胜利[J];前线;1961年08期

8 梅亦竹;;肯尼迪对外政策思想的若干考察[J];国际问题研究;1962年01期

9 钟春发;;肯尼迪为放手大干坏事扫清道路[J];前线;1962年03期

10 习之;;国防部长之泪[J];世界知识;196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岩;高建英;;构建交通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王树文;;我国公共行政管理(MPA)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改进[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鸿博;;在亲美独裁者与自由理想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论(简略稿)[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牛大勇;;1960年代初期美台关系中的金门马祖问题:危机与控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5 杜娟;;格瓦拉及其领导的拉美游击运动失败的国际因素[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屏;;美国国家档案馆ARC检索系统的专名索引研究[A];2004年度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后记[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8 吴日焕;;冷战后的中国对非洲政策及实践[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9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非洲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 常黉星;保尔森回望危机:早就该发生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撰稿 南开大学副教授 朱旭峰;“美国至今还没有自己的主张”[N];南方周末;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斌 本报特约撰稿 马晓莉 实习生 丁婕;美国高官学习中国特色[N];南方周末;2010年

4 九三学社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王建民;向“哈佛”学什么[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杜朋举;赵正永会见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代表团[N];陕西日报;2009年

6 梁言顺;记哈佛公共管理培训[N];学习时报;2008年

7 通讯员 侍福;市领导率团赴美[N];连云港日报;2009年

8 陆绮雯;低姿态才能做出大学问[N];解放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胡鹏;走进哈佛:让官员更具世界眼光[N];国际商报;2008年

10 小约瑟夫·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9·11与历史[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现民;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屹峰;肯尼迪政府的“中国观”与对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延庆;美国与刚果危机(1960-1963)[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侯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1947-1972)[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华;迪芬贝克政府时期加美安全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郑飞;北约核分享制度:变迁与管理(1954-1966)[D];复旦大学;2007年

8 徐艳秋;决策中层与美国外交决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谢华;冷战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外交研究(1947-1969)[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德义;从肯尼迪到卡特时期美国对韩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雷洋;肯尼迪政府对日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王娜;肯尼迪政府对外粮食援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丽娜;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援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娟;肯尼迪政府对印度政策研究(1961-1963)[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艳姝;试析肯尼迪政府的对外援助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曹雪梅;和平队与美国的冷战战略:1961-1969[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茹;肯尼迪政府西欧“宏伟计划”新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连义;肯尼迪政府的对印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伟华;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赵裴;实践中的现代化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83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83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