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他者的安全化:路径与动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希光;美国媒体为何妖魔化中国[J];出版参考;2005年08期
2 刘宁;;论美国国会在中国国有企业并购美国企业过程中的影响——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为案例[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3 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J];经济与信息;1995年09期
4 李本乾;议程设置思想渊源及早期发展[J];当代传播;2003年03期
5 潘亚玲;;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的根本逻辑与手段——兼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J];当代亚太;2010年03期
6 王子昌;解构美国话语霸权——对“中国威胁论”的话语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3年04期
7 彭泰权;大众传播的议题属性设置效果——美国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进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唐小松;建构主义:解读外交政策决策的一种方法——以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为例[J];国际观察;2002年01期
9 王联合;;美国对华政策新思维?——评佐利克的讲话[J];国际观察;2006年01期
10 孙效敏;;论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变迁[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蒋晓燕;美国国会与对华安全决策(1989-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何英;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德成;石油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张磊;中国石油安全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淑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黄超;说服战略与国际规范传播[D];外交学院;2009年
9 王磊;布什反恐话语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10 晋继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淼;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间信任问题的理论初探——国家间信任的概念及其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兼容性[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6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