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7:59
【摘要】: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技术性变革,不仅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还对当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互联网的兴起,预示着传播手段和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其凭借着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作出对外开放的伟大决定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腾飞,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牵动着既有的利益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社会不断崛起,互联网因其独特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之一。当公民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参与需求无法实现时,就会诉诸互联网,通过虚拟媒介来实现自身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政治传统的国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多,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烙印愈来愈深。相比以往任何时候,政治参与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背景下展现得尤其突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加深,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现实的政治生活,逐渐成为政府行使权力和作出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同时,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这一因素的推动下,政府权力如何作为也会反过来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绪论中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阐释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章主要从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回顾了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三个典型案例事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介绍,笔者试图从事件的起因、网络政治参与的经过和结果三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时间的先后顺序,采取简单叙事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剖析,还原事件全过程。第四章主要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细致梳理,结合实际阐释了公民网络参与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并结合实例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章为全文的反思与讨论部分。针对前文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引导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反思政府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应如何作为,并试图从制度、公民和技术三个层面提出较为可行的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昕;高霏霏;;浅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张连梅;;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6期

3 杨建领;;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4 张涛;杨丽;;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云、桂、黔三省区部分高校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01期

5 郭英;王晓;;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政治系统的分析视角[J];行政科学论坛;2019年02期

6 朱丹红;;一部独具特色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力作——评黄少华教授的《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7 吴洁;;加快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J];人民论坛;2019年06期

8 赵岳娜;;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困境与引导路径[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9 何存英;;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青少年学刊;2017年06期

10 李金华;赵文超;;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会娟;宋佳蔓;;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年

2 化涛;;网络政治参与下政府回应机制的调适与优化——基于反射弧的分析视角[A];东方行政论坛(第三辑)-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文集[C];2014年

3 湖北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杜凌飞;;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察和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5 房正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洪守义;;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的政治参与[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李永娜;;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8 辛启军;;网络政治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北京工商大学课题组;张宏伟;;互联网时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研究[A];统一战线理论研究(2017)[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花勇;网络政治参与热潮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2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白全贵 整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健康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4 袁峰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N];联合时报;2011年

5 赫曦滢;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10年

6 方付建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9岁市长与“揭露政治”的兴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杨海蛟;现代网络治理的应对之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董磊;网络舆论正成为一条参政议政渠道[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记者 陈怡;网络参与理性化趋势正在出现[N];上海科技报;2011年

10 姚凤梅;域外网络征求民意做法的社会治理启示[N];学习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正玲;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普;政治安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郑兴刚;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鹏;执政党视野下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年

2 乔陶然;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3 李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4 严贤婷;网络政治参与:新型参政路径探析[D];深圳大学;2018年

5 贾佳;“90后”青年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6 何亚霓;廉洁政府构建中的网络政治参与[D];湖南大学;2015年

7 李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规范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8 褚露阳;我国90后网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8年

9 刘黑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导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10 张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6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66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