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1:39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且这个阶级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经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它是为全人类解放谋发展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量,发挥着整合引领多种思想价值观念,维护社会的和谐运行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也逐渐实现了全球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政治制度的交战更加激烈。国际方面,客观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主观上,通过传播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企图通过思想价值输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国内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阶层多样化、群众思想复杂化、利益需求明确化、社会发展复杂化等特点明确显现出来,这对社会思潮的传播给予了可趁之机,一方面,有的社会思潮所表达的思想引起部分群众对社会愿望和利益诉求的共鸣;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方法、途径和对社会事件的解释力存在一定问题。这从正反两方面加速了社会思潮的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种社会思潮并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积极的社会思潮丰富更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消极的社会思潮则时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目前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依然巩固,引领整合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但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社会思潮的传播愈来愈复杂、应对愈来愈棘手;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方面自身存在的不足,都对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新的挑战。纵观学界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已非常深入,但如何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网络传媒,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共以五章内容来试图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提出拙见。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做了简单总结,挖掘继续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相关理论阐述。第三章,引领的必要性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得清楚两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什么要引领社会思潮?第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吸引力何在?明白这两个问题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第二、三章内容通过对社会思潮基本理论、我国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及消极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积极借鉴社会思潮的正确思想,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我国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及消极错误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影响、对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冲击,甚至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来强调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同时,第二章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阐明,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经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正确理论,是引领社会思潮可能性的体现。第四章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引领社会思潮时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为第五章做铺垫。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选择。如前所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主要体现在引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要随不同时代出现的不同问题而时刻发生变化,即要与时俱进。本章针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面临的境况及自身“落伍”的引领方式和传播方式提出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A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际尊;;社会思潮多样化发展态势与意识形态建设新策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欧祝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重建[J];求索;2014年07期

3 邓卓明;税强;;论引领社会思潮的五大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5期

4 左鹏;;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4期

5 任志锋;郑永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与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程恩富;侯为民;;当前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重点阐明创新马克思主义观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王永贵;;关于社会思潮新变化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8 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李向民;韩顺法;;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探析及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0年04期

10 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述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邦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8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68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