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4:16
社会民主主义(也称民主社会主义,下同)源于西欧,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中较盛行的一种社会思潮。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价值,一种目标,社会民主主义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民主发展。近年来,这一思潮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也引起了我国学者与民众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理论争议,并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本文拟以民主观为切入点,尝试厘清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的本质区别,客观、理性地对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进行比较研究,在借鉴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本文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有相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不同。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运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从民主观的演化与基本观点、差异与共同点进行了分析。从宏观方面和具体内容上对社会民主主义在指导思想、领导权观点、民主的性质、民主的目标指向,以及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的具体内容等基本问题上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民主主义民主本质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不同的,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民主,我们应认清二者的不同。但是,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某些方面,如经济民主中的个人参与经济管理与监督,以及社会民主主义强调的社会财富通过二次分配达到社会公正的做法值得肯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 全文从第二章到第六章的内容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发展与内涵,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演化进行了阐述,指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对民主观演化历程与特点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即从承认议会民主到拓展民主内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等四大民主内容的展开。第二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形成与特色进行了研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集体等三个时期民主观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特点。第三部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指导思想、价值目标、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等多个方面对比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不同。二者在指导思想、领导权地位、民主性质、民主的目标指向,以及政治制度、福利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体现出各自的特色。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具体做法,包括批判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民主观、扬弃经济民主观,借鉴其民主监督模式,对“福利国家”模式应客观评价,并借鉴其比较成熟的一些做法,认清国际民主的两面性等。第五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建设应借鉴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些好做法,同时更应在政治民主、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摸索总结出更好的经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状况分析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状况分析和发展趋势
1.2.2.1 国内社会民主主义民主问题研究
1.2.2.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
1.2.2.3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
1.2.2.4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实践上的标志性成果“福利国家”制度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演化与基本观点
2.1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诞生—从承认议会民主到拓展民主内涵
2.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纲领的确立—四大民主内容的确立
2.3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民主的新理念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形成与内容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进程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初探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形成
3.1.3 中国特色社会民主义民主观的发展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容
第4章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区别
4.1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基本认识的比较
4.1.1 指导思想不同:多元化与一元化
4.1.2 领导权观点不同:多党轮替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4.1.3 民主的性质不同:纯粹民主观与民主专政统一观
4.1.4 民主的目标指向不同:价值社会主义与制度社会主义
4.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具体内容的比较
4.2.1 政治民主观的不同
4.2.2 经济民主观的不同
4.2.3 社会民主观的不同
4.2.4 国际民主观的不同
第5章 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
5.1 对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批判和借鉴
5.1.1 对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民主”观的批判
5.1.2 扬弃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民主”观,借鉴其民主监督模式
5.1.3 客观评价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观的“福利国家”制度
5.1.4 辨析社会民主主义“国际民主”观的两面性
5.2 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6章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2830944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状况分析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状况分析和发展趋势
1.2.2.1 国内社会民主主义民主问题研究
1.2.2.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
1.2.2.3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
1.2.2.4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实践上的标志性成果“福利国家”制度研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演化与基本观点
2.1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诞生—从承认议会民主到拓展民主内涵
2.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纲领的确立—四大民主内容的确立
2.3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民主的新理念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形成与内容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发展进程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初探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形成
3.1.3 中国特色社会民主义民主观的发展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容
第4章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区别
4.1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基本认识的比较
4.1.1 指导思想不同:多元化与一元化
4.1.2 领导权观点不同:多党轮替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4.1.3 民主的性质不同:纯粹民主观与民主专政统一观
4.1.4 民主的目标指向不同:价值社会主义与制度社会主义
4.2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具体内容的比较
4.2.1 政治民主观的不同
4.2.2 经济民主观的不同
4.2.3 社会民主观的不同
4.2.4 国际民主观的不同
第5章 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
5.1 对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的批判和借鉴
5.1.1 对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民主”观的批判
5.1.2 扬弃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民主”观,借鉴其民主监督模式
5.1.3 客观评价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观的“福利国家”制度
5.1.4 辨析社会民主主义“国际民主”观的两面性
5.2 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6章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维利·勃兰特;李长山;;民主社会主义[J];国际共运史研究;1988年01期
2 王学东,曹军;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3期
3 龚加成;社会党国际纲领和政策的新变化——社会党国际二十二大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1期
4 梁军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路径探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薛刚;拉斯基的社会改良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方巍;;中国社会福利的新发展主义走向[J];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30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