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正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22:24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正义思想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研究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内容,进而探究空间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空间正义的途径和方式中获得智慧,为求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空间正义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正义思想,揭示空间正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突显空间正义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具体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分析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条件。从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背景、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对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条件进行探究。二是具体研究空间正义思想的内容。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和前辈研究者的研究,从不同的维度对空间正义进行诠释,对资本空间的非正义进行了批判,探究了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三是系统诠释空间正义思想的价值。从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两个视角阐释了空间正义思想的重要意义。理论价值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路径,拓宽了社会正义理论的研究视角,拓宽了城市理论的研究格局。应用价值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正义提供了城市化建设的价值指南,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典范,提供了全球空间...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条件
1.1 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
1.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
1.1.3 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1.1.4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1.2 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1.2.1 亚当·斯密的空间正义思想
1.2.2 大卫·李嘉图的空间正义思想
1.2.3 康德的空间正义思想
1.2.4 黑格尔的空间正义思想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空间正义的诠释维度
2.1.1 实践空间正义
2.1.2 自然空间正义
2.1.3 社会空间正义
2.2 对资本空间非正义的批判
2.2.1 乡村空间从属于城市空间
2.2.2 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
2.2.3 未开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
2.2.4 东方从属于西方
2.3 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
2.3.1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
2.3.2 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
2.3.3 用“真正的共同体”取代“虚假的共同体”
2.3.4 “空间拜物教”的批判和扬弃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价值
3.1 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路径
3.1.2 拓宽了社会正义理论的研究视角
3.1.3 拓宽了城市理论的研究格局
3.2 空间正义思想的应用价值
3.2.1 提供了城市化建设的价值指南
3.2.2 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规范
3.2.3 提供了全球空间和平发展的价值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空间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 王志刚. 求实. 2016(06)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空间正义思想解读[J]. 王文东. 哲学研究. 2016(04)
[3]《资本论》的正义观与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J]. 高广旭. 哲学动态. 2015(12)
[4]地理学、空间正义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论戴维·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改造[J]. 杨有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5]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马克思正义观阐释[J]. 王玉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5)
[6]《资本论》的叙事结构与马克思正义思想[J]. 李佃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7]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J]. 贺来,葛宇宁. 学术交流. 2015(07)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空间思想[J]. 王志刚. 教学与研究. 2015(03)
[9]《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J].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10]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三维向度及其启示[J]. 曾琰. 理论探索. 2014(06)
博士论文
[1]社会空间论[D]. 王晓磊.华中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国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 冯文平.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85768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条件
1.1 空间正义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
1.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
1.1.3 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1.1.4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1.2 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1.2.1 亚当·斯密的空间正义思想
1.2.2 大卫·李嘉图的空间正义思想
1.2.3 康德的空间正义思想
1.2.4 黑格尔的空间正义思想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空间正义的诠释维度
2.1.1 实践空间正义
2.1.2 自然空间正义
2.1.3 社会空间正义
2.2 对资本空间非正义的批判
2.2.1 乡村空间从属于城市空间
2.2.2 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
2.2.3 未开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
2.2.4 东方从属于西方
2.3 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
2.3.1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
2.3.2 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
2.3.3 用“真正的共同体”取代“虚假的共同体”
2.3.4 “空间拜物教”的批判和扬弃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价值
3.1 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路径
3.1.2 拓宽了社会正义理论的研究视角
3.1.3 拓宽了城市理论的研究格局
3.2 空间正义思想的应用价值
3.2.1 提供了城市化建设的价值指南
3.2.2 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规范
3.2.3 提供了全球空间和平发展的价值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空间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 王志刚. 求实. 2016(06)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空间正义思想解读[J]. 王文东. 哲学研究. 2016(04)
[3]《资本论》的正义观与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J]. 高广旭. 哲学动态. 2015(12)
[4]地理学、空间正义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论戴维·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改造[J]. 杨有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5]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马克思正义观阐释[J]. 王玉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5)
[6]《资本论》的叙事结构与马克思正义思想[J]. 李佃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7]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J]. 贺来,葛宇宁. 学术交流. 2015(07)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空间思想[J]. 王志刚. 教学与研究. 2015(03)
[9]《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J].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10]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三维向度及其启示[J]. 曾琰. 理论探索. 2014(06)
博士论文
[1]社会空间论[D]. 王晓磊.华中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国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 冯文平.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85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8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