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民主政治根源解析
发布时间:2021-07-15 14:41
次贷危机以来,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究其根源,从民主形态的代际差异来看,作为新生社会形态中的人民民主如朝阳初生,朝气蓬勃;而西方民主政治却日益僵化保守,逐渐陷入政治衰退的深渊。从民主本质的差异分析,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正日益广泛多元地有效推进;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却是金钱民主大行其道,四处横行。从民主运行的过程来看,中国人民民主呈现出协商与选举有机配合的过程性运行特点;而西方民主政治则以周期性选举自我标榜,陷入间歇性运行境地。从民主共识的获得来看,中国民主以代表、维护和增益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目的,为共识政治奠定了广泛的主体的基础和极具包容性的利益基础;而西方狭隘阶级利益对公共利益的排斥导致内部冲突迭发,共识成为政治稀缺品。从政治绩效来看,中国以民主良性运转保障了整个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和高速发展;而西方政治运作日益表现为否决式政治,运转低效,社会失序。在对比中反思,有利于在中西方战略博弈中提升中国民众的政治认同,坚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心。
【文章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2020,2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交错:人民民主朝阳初生与西方民主渐趋衰败
二、本质差异:人民民主深入推进与金钱民主四处横行
三、过程审视:人民民主过程实施与西方民主间歇进行
四、内容有别:共识政治与零和博弈
五、绩效迥异:安定团结与否决政治
六、结束语:在政治反思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权制衡与美国民主的“否决政治”困境——制度成本视角下美国民主效率问题研究[J]. 刘晓洲.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本文编号:3285904
【文章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2020,2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交错:人民民主朝阳初生与西方民主渐趋衰败
二、本质差异:人民民主深入推进与金钱民主四处横行
三、过程审视:人民民主过程实施与西方民主间歇进行
四、内容有别:共识政治与零和博弈
五、绩效迥异:安定团结与否决政治
六、结束语:在政治反思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权制衡与美国民主的“否决政治”困境——制度成本视角下美国民主效率问题研究[J]. 刘晓洲.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本文编号:3285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8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