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克里米亚共识”析论
发布时间:2022-08-09 15:56
“后克里米亚共识”是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社会情绪最本质的特点,它反映了新选举周期内俄罗斯社会心态的本质。正是由于“后克里米亚共识”的出现,普京才得以在其第三个总统任期期间实现政治稳定,“后克里米亚共识”可以视为俄罗斯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对“后克里米亚共识”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后克里米亚共识”本质上是对俄罗斯社会情绪的概括,它反映了当前俄罗斯社会情绪的总体特点;第二,“后克里米亚共识”是俄罗斯新选举周期内,普京得以获胜的政治基础;第三,“后克里米亚共识”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国民性和国家特性。“后克里米亚共识”的出现对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氛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收回克里米亚成为促进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的新因素,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后克里米亚共识”从狭义方面来看是社会情绪的表现,泛化来看则涉及到俄罗斯的国民特性,综合其实质是俄罗斯社会对于普京治国理念和举措的高度支持。俄罗斯政治实践中所展现的“后克里米亚共识”,对俄罗斯政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理解2012年普京第三任总统任期以来,尤其是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国内政治发展特点的关键点,它所体现的是俄罗斯政治稳...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俄罗斯视野中的“后克里米亚共识”
第一节 大国荣耀重现
第二节 战略空间延伸
第三节 国际秩序重塑
第二章 西方视野中的“后克里米亚共识”
第一节 难以预测的普京
第二节 根深蒂固的“关系”体制
第三节 集体行动逻辑的困境
第四节 极端的民族主义
第三章 “后克里米亚共识”的认知差异
第一节 不同的价值观认知
第二节 不同的地缘政治认知
第三节 不同的发展道路认知
第四节 “后克里米亚共识”认知差异的实质
第四章 “后克里米亚共识”的影响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稳定:社会基础
第二节 国家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党一党主导
第三节 俄罗斯国际定位:“向东看”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秩序刍议[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06)
[2]俄罗斯的政治稳定:社会基础与制度保障[J]. 庞大鹏.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01)
[3]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果与影响[J]. 薛福岐. 世界知识. 2016(21)
[4]俄罗斯外交“转向东方”评析[J]. 陈宇. 现代国际关系. 2016(10)
[5]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社会情绪的变化[J]. 李莉.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03)
[6]普京:治大国如玩柔道[J]. 关健斌. 世界知识. 2016(04)
[7]“普京主义”析论[J]. 庞大鹏.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01)
[8]俄罗斯与外部世界[J]. 庞大鹏. 俄罗斯学刊. 2015(03)
[9]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2)
[10]悲剧的诞生:身份认同困境与克里米亚的命运[J]. 封帅. 俄罗斯研究. 2014(03)
本文编号:3672848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俄罗斯视野中的“后克里米亚共识”
第一节 大国荣耀重现
第二节 战略空间延伸
第三节 国际秩序重塑
第二章 西方视野中的“后克里米亚共识”
第一节 难以预测的普京
第二节 根深蒂固的“关系”体制
第三节 集体行动逻辑的困境
第四节 极端的民族主义
第三章 “后克里米亚共识”的认知差异
第一节 不同的价值观认知
第二节 不同的地缘政治认知
第三节 不同的发展道路认知
第四节 “后克里米亚共识”认知差异的实质
第四章 “后克里米亚共识”的影响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稳定:社会基础
第二节 国家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党一党主导
第三节 俄罗斯国际定位:“向东看”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秩序刍议[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06)
[2]俄罗斯的政治稳定:社会基础与制度保障[J]. 庞大鹏.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01)
[3]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果与影响[J]. 薛福岐. 世界知识. 2016(21)
[4]俄罗斯外交“转向东方”评析[J]. 陈宇. 现代国际关系. 2016(10)
[5]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社会情绪的变化[J]. 李莉.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03)
[6]普京:治大国如玩柔道[J]. 关健斌. 世界知识. 2016(04)
[7]“普京主义”析论[J]. 庞大鹏.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01)
[8]俄罗斯与外部世界[J]. 庞大鹏. 俄罗斯学刊. 2015(03)
[9]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J].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2)
[10]悲剧的诞生:身份认同困境与克里米亚的命运[J]. 封帅. 俄罗斯研究. 2014(03)
本文编号:3672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7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