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1941年-1944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币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8 01:45
  陕甘宁边区银行币是1941年至1944年陕甘宁边区流通的主要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既是边区政府应对财政危机、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的重要举措,也是边区政府探索建立独立货币体系的重要实践。本文以陕甘宁边区银行币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试图考察银行币发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梳理银行币发行及流通的历程,解析银行币发行与流通的阶段特征,研究边区政府领导金融工作的举措与方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尤其是金融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寻求历史对现实的启迪。本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考察陕甘宁边区前期的财政货币状况。在边区政府初创时期,边区政府的财政主要依赖于国民政府的军费拨款和外界的物资捐助。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也比较混杂。初期以苏票为主。随着国共合作的正式确立,边区流通的主币是法币。为解决找零问题,边区政府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了光华代价券,作为辅币流通。此外,还有零星的银元及地方商业票券等。 第二章主要分析边区银行币发行的历史背景以及边区银行币发行与流通的阶段特征。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不仅断绝八路军军饷的支付,而且对边区实施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经济陷于极大的困境,严重...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有关陕甘宁边区的史料汇编
        2、关于陕甘宁边区银行币的资料
        3、学术研究的成果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银行币发行之前边区的财政经济状况
    一、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历史条件
    二、 银行币之前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
        (一) 经济底子差,财政压力大
        (二) 外援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 银行币发行前流通中的货币
        (一) 苏票
        (二) 法币
        (三) 光华代价券
        (四) 银元与地方商业票
第二章 银行币的发行及流通
    一、 银行币发行的直接原因
        (一) 国共关系从良好开局到突然变脸
        (二) 经济陷入无以复加的困境
    二、 银行币的发行与独立的货币体系的建立
        (一) 陕甘宁边区银行币的发行
        (二) 银行币的发行原则
    三、 银行币发行过程中的阶段特征
        (一) 初期发行,持续下跌
        (二) 不断提高,趋于平稳
        (三) 金融动荡,比价下跌
    四、 商业流通券取代银行币
第三章 银行币发行的历史作用
    一、 经济意义
        (一) 对敌货币斗争的胜利
        (二) 极大地促进边区经济发展
    二、 对于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的积极作用
        (一) 巩固边区政治稳定
        (二) 支援抗日战争的发展
    三、 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 银行币顺利发行与流通的基本经验
    一、 奠定发行的物质基础—开源与节流并举
        (一) 开源—“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二) 节流—“精兵简政、厉行节约”
    二、 发行量控制—“经济需要第一,支持财政第二”
    三、 占领流通市场—内外结合
        (一) 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相结合
        (二) 加强外汇管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及资料征引
    一、 经典著作和史料
    二、 学术专著
    三、 学术论文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本文编号:4044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044129.html

上一篇:冷战后美国两党的中东政策差异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