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的民本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5-08-12 14:36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叶适作为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其民本思想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从事功的角度出发,结合南宋社会实际,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将“民”视为治国理政的根基,重视民众在国家和谐稳定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功利的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叶适民本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从叶适所处时代背景切入,追根溯源,对南宋政治危机、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突出、土地兼并及赋税征收越来越严重以及商品货币关系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也探讨了叶适民本思想的思想渊源,包括儒家传统民本思想和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本文还探讨了叶适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从“王道”与“治势”、政治上“君民一体”、经济上以利与民以及教育上“恢圣业共治功”等方面展示的叶适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民本理念。叶适的民本思想始终贯穿着这一理念。另外,本文分析了叶适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及局限性。本文认为,我们既要看到其肯定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力图发挥富人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尽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也要看到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叶适民本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1.南宋的外患危机
2.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突出
3.土地兼并及赋税征收越来越严重
4.商品货币关系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二)思想渊源
1.儒家传统民本思想
2.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
二、叶适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王道”与“治势”
1.君德:真意实德充塞于人主之身而施之于天下
2.治势:天下之势在内而不在外也
(二)政治上:君民一体
1.尊重臣民
2.重视民的作用
3.重视富民的作用
(三)经济上:以利与民
1.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2.轻薄赋敛
3.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四)教育上:恢圣业共治功
1.提升道德修养
2.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
三、叶适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及局限性
(一)叶适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1.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抑制统治阶级过度地剥削和压迫
3.缓解社会矛盾
(二)叶适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1.没有涉及政治权力的分配
2.没有触及社会环境的改造
3.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
四、叶适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从“以民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二)从“以利与民”到民生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8699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叶适民本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1.南宋的外患危机
2.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突出
3.土地兼并及赋税征收越来越严重
4.商品货币关系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二)思想渊源
1.儒家传统民本思想
2.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
二、叶适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王道”与“治势”
1.君德:真意实德充塞于人主之身而施之于天下
2.治势:天下之势在内而不在外也
(二)政治上:君民一体
1.尊重臣民
2.重视民的作用
3.重视富民的作用
(三)经济上:以利与民
1.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2.轻薄赋敛
3.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四)教育上:恢圣业共治功
1.提升道德修养
2.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
三、叶适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及局限性
(一)叶适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1.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抑制统治阶级过度地剥削和压迫
3.缓解社会矛盾
(二)叶适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1.没有涉及政治权力的分配
2.没有触及社会环境的改造
3.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
四、叶适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从“以民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二)从“以利与民”到民生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8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05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