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20:09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出处:《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碳排放量 能源强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镇化速度加快、工业崛起等因素,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大大增加,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不只是大量烟雾的产生和酸雨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构成威胁。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预测,如果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以制止,100年以后年全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上升1.4-5.8摄氏度。气温上升的潜在危害很大,将会导致天灾增加、冰川融化等,因此全世界都在关注气候变暖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国,具有消费总量大、消费方式落后、消费结构单一的特点。在所有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非常低。据统计,过去的10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增加值几乎占全球增加值的63%。国外有关报告指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中国的碳排放问题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全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环境下,中国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引起争端,可见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低碳经济实施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消耗较大,碳排放较多。从整体上来看,山东省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即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针对山东省的碳排放问题国家政府下达了碳减排命令,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即保持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又要保护好环境成了山东省目前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在系统整理了低碳经济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山东省的能源消费现状和碳排放现状、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形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分别从国内、国外两方面介绍了低碳经济的研究进展,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经验。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初步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其次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外部性理论,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研究期间内山东省的能源消耗现状和碳排放特点,指出可能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的因素,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作铺垫。第四部分,对上文提出的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作实证分析,检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然后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看其是否有进一改善的可能性。第五部分,分析了目前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条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且就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传惠;;中国城市生活垃圾EKC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2 徐莉;张斌;;湖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KC和Tapio脱钩模型[J];科技和产业;2014年03期

3 王竞梅;赵儒煜;张清正;;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分析与路径选择——以省域为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10期

4 赵忠秀;王苒;Hinrich Voss;闫云凤;;基于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拐点预测[J];财贸经济;2013年10期

5 王彩凤;魏凤;;石化企业低碳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分析——以中石化为例[J];财会通讯;2015年06期

6 洪增林;周晓辉;丛尧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3期

7 刘习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范德成;王韶华;张伟;;低碳能耗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9 刘志龙;张栋华;吴丽颖;;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09期

10 王平;韩占涛;张发旺;孔祥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概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洁;;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的二氧化硫(SO_2)工业排放[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2 刘沛;;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3 郑义;赵晓霞;;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与环境绩效——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萱;中国碳生产率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秦磊;人工林红松木材及木制品碳素储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韶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张仁寿;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赵爱文;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赵先超;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系统分析与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孟军;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范金林;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唐韬;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川;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苏小龙;中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碧云;浙江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岳;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赵笑梅;河北省发展低碳产业的对策分析[D];河北大学;2013年

6 陈梦影;尖峰负荷下工业用户用电序位分析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王晓杰;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清洁能源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杨会香;广东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刘南南;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10 李敏;河北省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9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09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