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出处:《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部门、发展房地产金融并积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
[Abstract]:A detailed micro user data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and influence of family of productive fixed assets and non productive assets of housing consumption compared to a detailed inspection of household assets on the consumption of the residents "assets effect" and "wealth effect", and on this basis, discuss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ssets on consumpti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effect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family housing assets mainly presents the consumer attributes, only a weak "asset" effect, and there is no "wealth effect". This conclusion has the property for housing and the two suite family also established. Therefore, housing prices can not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of Chinese residents. On the contrary, the family of productive fixed assets has obvious "assets effect" and "wealth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wealth effec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elf employment in the family, the main mechanism is to reduce the family The precautionary savings motive and ease the family liquidity constraint.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guiding capital into productive sectors, developing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actively promoting financial market refor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household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奥尔多中心(www.aordo.org)“中国居民风险与风险管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12&ZD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89、71003112、70973141、7080305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11ZDA01、12JGB069)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
【分类号】:F124.7
【正文快照】: 一、弓I言居民消费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来,包括居民消费在内的整个消费需求一直萎靡不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之间的失衡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加之最近全球经济普遍下滑,复苏前景尚不明朗,中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2 颜色;朱国钟;;“房奴效应”还是“财富效应”?——房价上涨对国民消费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3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5 杭斌;;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杨汝岱;陈斌开;;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7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8 程令国;张晔;;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J];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9 李涛;史宇鹏;陈斌开;;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10 陈彦斌;邱哲圣;;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劲;侯炬凯;;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殷玲;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3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4 史清华;卓建伟;;Civilian Loan Marke Needs Reg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exemplified by 3,331 farming households from Shanxi,Hubei,Henan,Jiangsu and Jilin Provinc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5 马改云;;流动性约束、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基于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
6 张琳;;针对我国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的剖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7 裴春霞,孙世重;流动性限制与居民储蓄行为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8 孙辉煌;;消费行为、产出变化与经常项目动态[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9 杨继军;;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10 王政霞;信贷约束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广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城镇化[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yN;阎开;;医疗保险与耐用品消费——一个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郑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拉动农村内需——一个来自于中国农村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5 李亚伟;赵卫亚;;从分层模型视角看我国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伟;王田;;不确定性与消费行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李凌;王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敖翔;;住房权对家庭消费、储蓄和主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邓可斌;;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异质性与消费倾向的变化:基于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10 贾男;张亮亮;甘犁;;不确定性下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奎;银行卡对消费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徐索菲;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薇;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何长华;江西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娜;收入、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黄昊;住房改革、流动性约束与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贺麟;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黄敦平;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旦;姚玲珍;;中国城镇住宅财富效应的微观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罗楚亮;;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4 许宪春;;关于与GDP核算有关的若干统计问题[J];财贸经济;2009年04期
5 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7 邓健;张玉新;;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8 田青;;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10 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嘉瑞 ,朱亚杰;启动股市的“财富效应”[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03期
2 卢嘉瑞 ,朱亚杰;美国股市的“财富效应”[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05期
3 刘建江;浅议房地产财富效应[J];中国房地产;2005年05期
4 宋威;;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S型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索;2006年02期
5 张云;;我国股市“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初探[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6 陈丽英;;财富效应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02期
7 陈杰;张卫涛;;资产的财富效应:最新理论文献综述[J];经济前沿;2009年09期
8 郑晟;顾巧;马永开;;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之实证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9 王子龙;苏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10 蒋序怀;;我国城镇居民证券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及其对消费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骆祚炎;;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和不动产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基于资产流动性的视角[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吴文锋;张雪;;我国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郝项超;古志辉;程斌宏;;上市公司并购与债权人财富效应[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吴庆田;胡小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财富效应检验[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影 王眉灵;激荡华商智慧 激发财富效应[N];成都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孔丽频;股价财富效应对我国经济影响并不明显[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陆军;按捺不住的财富效应[N];中国经营报;2007年
4 徐绍峰;财富效应怎样影响了中国房价[N];金融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弘文;财富效应[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 周炳林;财富效应造成美国消费下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周宏;财富效应孕育成熟投资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记者 上官卫国;财富效应偏向投资[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金元期货 冯伟民;火爆财富效应下的冷思考[N];证券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党鹏;财富效应显现 成都启动新引擎[N];中国经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杨;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熊剑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朱文晖;股票市场与财富效应:生成脉理、传导机制及其国际比较[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乃合;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郑艳秋;企业并购的财富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巧;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冯浩;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陈曦;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缪露;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黄瑜;居民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刘畅;中国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张雪;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省际差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肖成健;财富效应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韩建雨;中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庆;房地产财富效应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6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