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功能区的体制困境与转型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7-12-30 22:07

  本文关键词:经济功能区的体制困境与转型模式选择 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功能区 管委会 体制转型


【摘要】:经济功能区已由单一功能的经济区发展为多重功能的城区,管委会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功能区的管理体制面临转型。管委会的行政效率高,机构精简,但也存在法律地位含糊、与属地管理原则矛盾、功能区之间的同质化无序竞争等问题。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并、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经济功能区撤销或转为开发公司三种转型模式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也各有利弊。大规模经济功能区的转型中还存在区内多重行政关系的协调难、社会管理水平落差、"飞地"难以统一管理等问题。经济功能区的体制转型正处于"进行时",适合的转型模式还需要研究探讨。
[Abstract]:The economic function zone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 functional economic zone to a multi-functional urban area,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system has not adapt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conomic function area i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is high, and the organization is streamlined.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vague legal status, contradiction with territorial management principles, homogenization of disorderly competition among functional areas, merging of economic functional areas with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economic functional areas and administrative regions. "two brands", the economic function area cancels or turns the development company three kinds of transformation mode each to apply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also ha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the large-scale economic function area transformation, also has the area many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coordination difficulty. The level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poor, the "enclave" is difficult to b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system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functional area is in the "ongoing time", and the suitable transition mode still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3&ZD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自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我国经陆续设立了众多经济功能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合作区及其他类型的经济性专属区域。[1]经济功能区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政策,根据中国开发区网的统计,截止2014年7月,国家级经济性功能区有478个,省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会文;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J];法学;2004年11期

2 刘文俭;;高新区“一区多园”体制分析与改进策略——以青岛高新区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静涛;;困局、归因及抉择:平潭实验区管委会法律性质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刘莘;王达;;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若干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3 胡锦光;刘飞宇;;2004年行政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5年01期

4 杨玉杰;;健全我国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职能的措施分析[J];消费导刊;2010年06期

5 钟芳;;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体地位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芳;;开发区管理主体的法律定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余宗良;;开发区管委会“身份”之困惑及社会化正解[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杨龙;;中国区域政策研究的切入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王卉青;牛玉兵;;管委会主导型开发区管理模式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张治国;李巍;;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法律地位问题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强;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熊竞;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域)行政区划体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雷霞;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炜;;企业转型模式及财务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年03期

2 邹蔚然;;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的实现路径[J];北方经济;2013年15期

3 朱思灿;冯琳琳;;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探索——基于山东省微山县的个案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年01期

4 杨琼;中俄体制转型模式之比较[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赵定东;;社会转型模式的“类”与“形”:研究视角与主题的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许正;;构建中国企业的转型模式[J];管理学报;2010年11期

7 王效骞;李学良;;白银产业转型模式问题研究[J];发展;2011年05期

8 江小国;;政府规制下的城镇水务产业市场化转型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许立东;张悦;;电信业困境及智能化转型模式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1年19期

10 杨建国;赵海东;;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及优化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梁思思;;国家高新区转型案例比较及模式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王亚迅;王云;王亚智;;石景山区低碳转型模式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3 朱新捷;;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转型的一些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延龙;陕西转型模式:隐形的“第二财政”[N];经济观察报;2013年

2 许学锋;企业转型五种基本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沈娟;探讨互联网时代零售业转型模式[N];国际商报;2013年

4 记者 王W毞,

本文编号:1356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6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