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区域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0 22:12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区域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4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消费 八大经济区域 panel data模型


【摘要】: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是能源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研究区域的能源消费特征有助于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的区域结构,以便于各种能源优化配置。文章选取了八大经济区域2005~2010年的按能源分类的消费量建立了panel data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的选取与求解,得到各种传统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模型。
[Abstract]:Energ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energy, but 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various energy sources. This paper chooses eight economic regions in 2005~2010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lass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panel data model to solve the model.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Eviews software, get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天津市河东区统计局;
【分类号】:F426.2;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也逐步优化,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所增加。除了传统能源,地热、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消费在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极小。本文以能源消费量为分析主线,选取了过去6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对各种能源的消费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权宝 ,戴西超 ,张庆春;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能源消费特征的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2 陈权宝,戴西超,张庆春;我国初级能源消费的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5年14期

3 周总瑛,张抗,周庆凡;中国能源消费特征与发展战略分析[J];资源·产业;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映梅;张雷;谢辉;;西部能源生产系统结构演进效率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2 林艳丽;孟校臣;王海涛;;辽宁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周炳飞;;动态三次指数平滑法及应用实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陈凡;杨文华;;美元指数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动态影响的关系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5 刘发跃;盈帅;;基于SVAR模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各变量的影响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李宁;;基于房地产市场内生属性的房价与租金关系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3期

7 马海涛;曾康华;;财政体制变迁对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基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78—2006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J];光华财税年刊;2009年00期

8 朱多策;李强;;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陈蕾;;基于ARIMA模型对沪深300指数的实证分析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赵翼虎;;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有机食品市场分析[J];当代经济;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耿中元;曾令华;;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2 王昭;杨洁;戴明泽;曹景林;;污染产业区际分布及各省承接程度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3 尹忠明;姚星;;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4 龚静;;中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与服务业发展存在协同性么?——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5 司洁陈;;代理变量在数据缺失中的应用[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6 任家福;张f ;周宗放;;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4 谢品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效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国涓;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李勃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VONGSENGCHANH LATSAMY(拉沙米);老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黄建伟;自然垄断产业的组织演化与规制调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张耀元;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3 陈筱莉;我国进口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苏泽雄;中国能源需求建模与实证分析[D];福州大学;2003年

5 王周亮;湘潭电化公司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优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闫侣桦;战后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侯建卫;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龚洋龙;制造业能源消费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经戈;四川省石油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燕燕,卞瑞玲;平行数据模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动向[J];国际电力;1997年01期

2 杨子晖;;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3 芮仁华;工业能耗中各品种的效益分析与探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年05期

4 李上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提高能源效率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2年07期

5 董维武;美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预测[J];中国煤炭;2003年05期

6 刘曙光;;美国是这样创建节能社会的……[J];中国石油企业;2006年Z1期

7 曾波;苏晓燕;;中国产业结构成长中的能源消费特征[J];能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8 杨冠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姜鑫民;赵林;唐旭;;世界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及几点认识[J];中国能源;2006年11期

10 张树伟;姜克隽;刘德顺;;中国交通发展的能源消费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张明慧;宋学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省能源消费需求预测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吴延瑞;;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否存在亚洲模式?(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7 王效华;王正宽;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阶段划分[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张文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鹏;;1995年以来天津市能源消费及其与产业结构演进关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福佐;破解高油价难题需要国际合作[N];解放日报;2008年

2 记者 京季;我省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增幅回落[N];青海日报;2011年

3 林威;能源消费增速放缓[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记者 于德福 郑雪蕾 薄云山 通讯员 邢云鹏;未来50年煤炭仍是能源消费主角[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耀平;能源消费应走以电为主之路[N];国家电网报;2007年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提供;让能耗下降目标得到具体落实[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 刁萃;“要小效率,,更要大效率”[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记者 贺斌;三大能源消费国需加快节能步伐[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姜晓凌;200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2.4%[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莫艳萍 实习生 刘媛媛 覃之锦;我区能源消费增幅与工业增加值能耗升幅回落[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涛;中国最终需求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2 聂洪光;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王文超;中国省区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s

本文编号:1356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6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