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出处:《经济学家》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企产权改革 混合所有制 政策性负担 社会性负担 战略性负担
【摘要】:近年来,以"混合所有制"为主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已成为下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国企身上肩负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性负担与战略性负担,产权改革是否会引起相关的负面作用?为此,本文将试图从融合产权改革与政策性负担的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会加剧国企身上的政策性负担,又或者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与国企政策性负担改革相辅相成。本文以1999—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大数据样本,首先整理出经历过早期产权改革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样本,然后测算出这些国企所承载的社会性负担和战略性负担,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且垄断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率高于竞争性行业。因此,从减轻国企政策性负担提升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下一阶段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应该选在垄断性行业。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mixed ownership of the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n the next round. Howeve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social burden and strategic burden, property rights reform will cause nega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refore, the article tries to fusion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policy burd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whether mixed ownership reform will aggravate the policy burden on the body, or that mixed ownership reform is complementary with the policy burden of reform. Based on the 1999 2007 national industrial data for large data sample, firstly sorting out the experienced early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sample become mixed ownership enterprises,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ar social burdens and strategic burden, and method of econometric model for empirical test using doubl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 can reduce the policy burde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onopoly industries, mixed ownership reform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e competitive industries. Therefore, from reducing the policy burden of improving enterprise efficiency perspective, the next phase of the mixed system reform should be focused on monopoly industry.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政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体系研究”(71203078)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71333007) 2013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人口结构转变与房地产市场运行”(52702497)
【分类号】:F121.24;F27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关于国企改革的新方向。不难看出,下一阶段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重心将是混合所有制,而国企产权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玄,李利英;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2 谭劲松,郑国坚;产权安排、治理机制、政企关系与企业效率——以“科龙”和“美的”为例[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3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刘春;孙亮;;政策性负担、市场化改革与国企部分民营化后的业绩滑坡[J];财经研究;2013年01期
5 林毅夫;李志峗;;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6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7 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8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9 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10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功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林晓言;冯璐;张国虹;;铁路民营化效果的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基于比较优势和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勇;;预算软约束与我国高校负债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4期
6 张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改革国有企业[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曾新;李新渠;;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魏厚清;证券市场需要退出机制[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9 蒲娇;从国有经济比重看西部大开发战略[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10 陈鹏飞;国企改革的超产权论解释——产权、治理结构与竞争[J];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的结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筱婷;王s,
本文编号:135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