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结构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9 00:05

  本文关键词: 要素市场 扭曲 结构效应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要素市场扭曲和经济结构变迁是中国转轨时期相伴相生的两大经济现象。论文从结构主义研究视角出发,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经济结构变化,而经济结构的变动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即包含着“要素扭曲—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系统梳理传统要素扭曲理论和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吸收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要素市场扭曲和经济结构优化的理论体系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整合和提升,努力构建能有效解释扭曲造成的经济结构效应的内在机理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个分析框架,对当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此造成效率损失的效应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和详实的考察验证。进一步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转变的制约因素、中心特征及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结构主义的增长路径,最后得出论文的结论和启示。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文献综述。首先,厘清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概念,对于要素市场扭曲、要素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要素市场化程度等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次,将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划分为局部均衡法、一般均衡法、要素市场扭曲指标法三大类别,分别论述了每种类别下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再次,对要素市场扭曲理论和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融合进行系统梳理,探寻理论的发展脉络、技术发展方向和最新的理论进展,找到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主体内容的研究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第二,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现有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研究成果,结果差异很大,其值相差数倍甚至几十倍。论文对比分析了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将中国宏观经济视为一个大的整体部门,以1978~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第三,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影响中国投资消费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理论界认为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相对复杂(张黎娜和夏海勇,2012),甚至绕开理论分析,另辟途径单纯从计量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方红生等,2011),出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不相契合的现象。论文认为投资消费结构虽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但造成的主要原因必有其内在的微观基础,这就是背后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要素市场是严重扭曲的,这属于微观范畴,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扭曲的价格机制起作用,从而引致宏观经济中的投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微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通过价格机制影响了投资和消费,是引致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且高投资、低消费并存的经济事实给予了一个解释框架,并以第三章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结果为基础,通过数据计量建立VAR模型来证实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结论认为: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刺激投资、减少消费,但是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若劳动比资本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将更加不利于投资消费结构的改善。第四,要素错配与产业结构调整。关于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结构效应,应把总体经济划分为多个部门进行结构研究。前期的研究集中在将中国总体经济划分两部门、三部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或在同一产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划分为多个子行业进行研究,缺乏对于多产业不同行业的要素扭曲程度和经济效应分析。在这部分内容中,论文首先破解了数据缺乏难题,在估算了涵盖三大产业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值、配套整理GDP增加值数据的基础上,对经济中要素错配、产业结构变迁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量验证,并进一步讨论了要素错配与产业结构变迁的调整机制,结论认为:要素错配而导致的产业结构效应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产业间要素错配问题,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进行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是相对无效的,必须以相应的产业政策作为调整政策导向。总之,本文运用扭曲理论和结构经济学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结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概念,拓展了扭曲理论在分析经济结构问题上的运用空间,得出的结论对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实现未来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备积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distortion of factors and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market distortion of factors , the distortion of factor market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 distortion . In this part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negative twist of capital and labor price is a macro - economic problem . The paper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space of the distortion theory in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structure problems ,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how to optimiz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lements , realize the long - term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economy , have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李静;;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3 古明加;劳动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4年03期

4 王静;余宇新;;考虑价格结构效应的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5 战明华;;经济二元、结构效应与转轨时期的货币长期非中性[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6 童惠泉;;产业结构效应的探索[J];当代财经;1990年08期

7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8 郝大明;;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6期

9 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年05期

10 温洪珍;;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磊;;体育产业的结构效应[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伊文婧;;中国与发达国家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士云;刘琛君;;跨国公司垄断性并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市场结构效应视角[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少华;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军工结构效应[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刘中显;4万亿投资结构效应前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东吴证券 罗标强;“物价上行 经济下行”预期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宁;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结构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王海文;服务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民兰;黄土丘三区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结构效应及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琼华;甘肃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明法;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徐光明;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梁明;中国政府投资的城乡结构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8 王永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周磊;货物贸易及其政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袁艺瑞;FDI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转换份额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1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1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