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制度红利与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本文关键词: 要素禀赋 制度红利 “制度门槛” 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出处:《经济研究》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Eaton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该国对外出口并塑造制度比较优势;出口国对贸易伙伴国在制度质量上相对占优时,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后,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对148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金融发展、教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水平等制度因素与产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aton Kortum-2002,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n export. In order to seek the source of China's new export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ystem quality of a country surpasses the "institutional threshold". The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s beneficial to the export of the country and shap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When exporting countries are relatively superior to their trading partner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synergy between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can promote their exports to their trading partners. 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148 countries or regions in 20 industries to tes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such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legal level on expor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内市场发展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批准号:10CJY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强度综合平衡研究”(批准号:7120309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服务贸易进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批准号:12YJC790171)的资助 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江苏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江苏经济全球化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752.62;F120
【正文快照】: 一、弓I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我国通过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和不断融人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我国对外贸易的大而不强和缺少可持续发展后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毋庸置疑,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袁其刚;;金融中介发展促进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1期
2 朱彤;曹珂;;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中国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分析[J];上海金融;2009年12期
3 赵勇;雷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生产率促进抑或资本形成[J];世界经济;2010年02期
4 施炳展;齐俊妍;;金融发展、企业国际化形式与贸易收支[J];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5 齐俊妍;王永进;施炳展;盛丹;;金融发展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世界经济;2011年07期
6 王永进;;关系与民营企业的出口行为:基于声誉机制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2年02期
7 王永进;盛丹;;政府管制、外商投资与我国行业出口依存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8 熊德平;余新平;俞立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王永进;李坤望;盛丹;;地理集聚影响了地区出口比较优势吗?——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05期
10 陆建明;杨珍增;;创新和生产的垂直分工与全球失衡: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坤望;王永进;;契约执行效率与地区出口绩效差异——基于行业特征的经验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2 Ian Coxhead;;国际贸易和自然资源“诅咒”:中国的增长威胁到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了吗?[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3 梁莹莹;;金融发展是否提升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基于RCA、TC、MI指数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7辑)[C];2013年
4 柯莉萍;张艳;;L波段系统探测资料质量控制要点[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3 赵静敏;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武磊;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实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莹;财富资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国富;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毛海丹;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茹玉骢;合约实施效率与中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俊霞;金融中介发展与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杨东峰;融资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4 黄祖键;金融与服务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邓颖;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文荣;金融发展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胡晓;中国金融发展对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的影响分析[D];宁波大学;2010年
8 陈华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9 李奇t,
本文编号:147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