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本文选题:区域经济差异 切入点:主成分分析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本文选取2004年和2012年京津冀区域内184个区县单元的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等8项指标,利用SPSS 21.0软件、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分析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年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认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差距是扩大的。
[Abstract]: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the economic center of northern 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er capita GDP,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f 184 district unit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2004 and 2012,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y using SPSS 21.0 software, Arcgis software and Geoda software. 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yea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with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especially betwee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Beijing-Tianjin region, are enlarg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石河子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公共产品空间失配的纾解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1BJY055)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忠江;王卫;梁彦庆;;系统论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和谐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1期
2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3 刘廷兰;顾巧;杨桢;;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12期
4 周立群;邹卫星;;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陈柳钦;京津冀三省市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经济前沿;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春;黄增健;;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3 琚晓星;刘岳平;钟世川;;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4 王三元;;京冀两地经济差距及其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20期
5 张藕香;张军政;;我国区域不均等: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7 马云泽;刘春辉;;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8 陈月英;赵海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研究综述与展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9 罗晋川,张大为;西部地区积累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0 冯俊;西部开发——差距、收敛与投资[J];财经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苏恒轩;中国寿险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粤;广东省城市经济差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胡琳琳;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因子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张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赵海;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赛;吉林省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莉;;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体发展状况评价及对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鲍辉;;中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解决环京津地带贫困与生态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4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5 李洁;;七大指标看社会和谐度[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556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5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