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正义
本文选题:全球化 + 经济正义 ; 参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3期
【摘要】:一种经济正义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有效促进全体繁荣而建立的分配模式为指导原则。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复杂而歧义的现象,得出全球经济运作的基础仍然是一国政府。因此,中国经济正义应维持甚至改善它的经济转型的可持续状态,目的是实现本国最佳分配模式,从而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现实根据。
[Abstract]:A kind of economic justice should be base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distribution model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prosperity of all. By analyzing the complex and ambiguous phenomena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operation is still a government. Therefore, China's economic justice should maintain or even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state of it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im of realizing the best distribution mode in China, thus providing practical basis for road confidenc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and institutional confid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4;F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厉以宁;;发展优势的创造[J];当代财经;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蔡保兴;;中国需要和谐发展的经济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周毅;贫困经济学与人口可持续发展[J];安康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4 曹英;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振生;论经济法的本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李阳;朱纪忠;阚哲;;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效应、策略[J];探索者学刊;2001年01期
7 杜丽群;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关于李斯特投资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高志挺;;中国重化工业化转型的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24期
9 高洪力;试析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因素[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10 李玲;论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奎刚;;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税收职能的全面发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李曼;;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从比较优势陷阱的视角[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6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黄瑾;;全球化下的市场和世界市场拜物教[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8 朱华;冯绍霆;;试论清代上海地区房地产交易中的加叹[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林刚;;农民家庭工业对现代工业的影响问题[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10 董正华;;全球化的歧义与真实历史进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青;日本开放式保护政策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成本效应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邹利;我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武岳;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差额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宗军;中国农业安全度评估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姜岱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勇;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拓展对策——宁波市民间资本投资现状调查分析[J];金融论坛;2005年01期
2 邱江艳;黎玉柱;;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5期
3 蔡f ;;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4 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淑毅;;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看我国分配制度改革[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2 李翔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齐善鸿;王鉴忠;;西方正义理论述评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界;2008年04期
4 罗克全;;权利应得——分配原则的正义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赵德余;;当代西方主流政治伦理学与中国新时期分配政策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6 陈静;;法律视角下的“原罪”问题[J];南方论丛;2007年03期
7 王艳华;;奥巴马能否达到经济正义[J];IT经理世界;2009年Z1期
8 唐慧玲;;公平分配的政治学解读——兼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分配制度的启示[J];党政论坛;2008年10期
9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总目录(2008年1-6期)[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志刚;;当代中国初次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基于约翰·罗默分配正义理论的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王汉生;;从《资本论》批判的“三位一体”到正义分配理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雅娇;;从罗尔斯的正义论看:我国的分配制度 十七大在分配制度的新亮点[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勾新雨;上访人数大幅减少 中央调节收入政策见成效[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 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卢 迈;经济改革与社会公正[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郭翠霞;从分配正义的理论视域对我国当代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姬广东;分配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红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正义原则[D];东南大学;2006年
5 陈玲;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青岛大学;2010年
6 刘丽丽;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杨博;试析分配正义中的应得[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淑娟;罗尔斯分配正义原则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凌一;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彭剑春;约翰·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7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