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顶层设计要从所有制做起
本文选题:改革 + 所有制 ; 参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我国最成功的改革是在农村,成功在于对土地集体所有制范围内农民个人所有权的确认,它是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要求的实现。集体的所有权由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行使,体现为公有制,具体占有、使用或消费时,所有权平等地落实到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人身上,体现为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不适宜分散经营时,仍然应当切实尊重集体范围内每一个农民平等的土地个人所有权,允许他们以出租或入股的方式,参与土地的规模经营或高效开发利用以分享收益。一切商业用地都不应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土地财政"实际是对农民土地财产和稳定收益的掠夺。城市改革要从真正的政企分开、政资分离做起,区分两种不同的国企和事业单位,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资委外派董事、监事,实施不同的管理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集体控股的企业,集体应派出代表,担任董事、监事,与企业职代会、工会共同参与管理监督。没有公有财产参与的企业,应尽可能地让职工个人拥有股份,建立工人自己的工会,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bstract]:The most successful reform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success lies in the confirmation of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peasants within the scope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which is the realization of Marx's request to rebuild individual ownership. Collective ownership is exercised jointly by the United individuals, which is embodied in public ownership, concrete possession, use or consumption, and it is equally implemented to every individual in the collective, which is embodied as individual ownership. As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increases and land is unsuitable for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land, which is equal to every farmer within the collective scope, should still be respected, allowing them to rent out or take a stake in the land. Participate in land scale management or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o share the benefits. All commercial land should not change the property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land. Land finance is actually the plunder of peasants' land property and stable income. Urban reform should start with the real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capital,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ways of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by the outside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of SASAC, who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peopl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trade unions. The collectively controlled enterprises shall send representatives, act as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together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trade unions. The enterprise that does not have public property to participate, should let worker individual hold shares as far as possible, establish worker own trade union, throug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 safeguard laborer'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conscientiously.
【作者单位】: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分类号】:F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孔陆泉;卓晓宁;;寻求改革新突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之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海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异质性因素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张志元;王晓雨;;中国收入分配的现实偏误及政策反思[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肖勤福;[N];学习时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道传;股份合作制并非是建立在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2 戴道传;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书中一组文章的评价[J];南方经济;1997年05期
3 李本和;探索“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的几点看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03期
4 张宝均;论个人所有制市场经济[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5 张支南,方浩;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现实思考[J];兰州学刊;2003年04期
6 柳泽民,王琦;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论与我国所有制改革[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姬金铎;;个人所有制: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的公有制——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思考[J];理论参考;2004年02期
8 戴道传;股份制是否就是“个人所有制”?──与马恩成同志商榷[J];中国改革;1995年04期
9 陈织云;浅析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10 李力,肖湘雄;以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引导我国所有制创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成稼;;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辨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于洋;毕秀水;李松涛;;公有制经济创建的理论逻辑——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代合约经济学诠释[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维达;;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核心是明晰国有产权主体[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4 郭书田;;如何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善利;;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代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陈明生;李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丁德章;;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8 戴达远;;不能把“公众所有制”纳入马克思的思想体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戴达远;;“公众所有制”并非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继瑞;;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鹤;关于改革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重点内容[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邵思;以“顶层设计”思路看经济增速[N];福建日报;2011年
3 ;顶层设计:改革方略的一个重大发展[N];北京日报;2011年
4 董少鹏;“改革顶层设计”该如何设计?[N];经理日报;2011年
5 张茉楠;改革开放须重视“顶层设计”[N];上海金融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静岚;致力做好顶层设计 全力推进湘潭发展[N];湘潭日报;2008年
7 喻昊;“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根本性任务[N];首都建设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唐宁;中国下一步改革需要顶层设计[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段进朋;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问题[N];陕西日报;2000年
10 ;政企分开是社保改革的明智之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裴晓军;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傅晓;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晓军;个人所有制及其实现条件[D];山西大学;2006年
2 吴亮;论浙江省区域创新系统构建[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3 程翔;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私有制发展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4 吕萌萌;论我国乡镇企业与乡镇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玲芝;产权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金柯;经济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珍;中国国有资产控制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永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姚银燕;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性、发展现状及其趋势[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10 崔梅;中国政府经济职能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3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3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