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研究
本文选题:房价上涨 + 挤出效应 ; 参考:《统计研究》2014年12期
【摘要】: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侧重不同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需出台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等。
[Abstract]:Based on the dual attributes of housing,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finds that the impact of rising house prices on consumption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e residents' emphasis on housing properties. If we focus on the property of investment products, the final effect will be the effect of crowding out and restraining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ents and the different emphases of housing propert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ynamic panel model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crowding out effec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in the rising of house prices in China.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extrusion effect is extensive, not only directly squeezing ou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but also indirectly inhibiting consumption by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Therefore,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is squeezing effect and enhance the pulling effect of consumption on the economy,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perty of the consumer goods of housing and rationally control the rise in house prices, but also need to introduce relevant measures, such as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Reduce consumer spending uncertainty and strive to get rid of land financ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双重效应约束下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门槛效应:倒U假说、实证及政策研究”(14YJC79006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度人才启动基金项目“房地产市场双重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实证研究”(S8113086001)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期政策和长效机制研究”(12&ZD050);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发展的机理及路径研究”(14BJL068)资助
【分类号】:F299.23;F126.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2 颜色;朱国钟;;“房奴效应”还是“财富效应”?——房价上涨对国民消费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3 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郑思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4 陈斌开;杨汝岱;;土地供给、住房价格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J];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江;周少君;魏万青;;城市房价、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陈科;袁枫;;中国房价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进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陈科;;“宜居重庆”背景下的重庆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3期
4 王子龙;许箫迪;;房地产市场广义虚拟财富效应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5 王子龙;苏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6 田红艳;;房价上涨抑制居民消费的原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7期
7 姚树洁;戴颖杰;;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区域效应与时序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6期
8 曾海舰;;房产价值与公司投融资变动——抵押担保渠道效应的中国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9 王先柱;赵奉军;;房价波动与财政收入:传导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11期
10 许桂华;;家庭债务变动与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经科学;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京奎;;收入不确定性、住宅权属选择与住宅特征需求——以家庭类型差异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崇;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玲玲;资产价格对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杨;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静;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广义财富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齐讴歌;房地产风险传染机制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赵天奕;政府保障性住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王宗林;资产价格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D];南开大学;2012年
9 李春风;房价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李剑;住房资产、价格波动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娜;收入、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常瑜;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松;中国住房价格当前涨因与未来趋势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匡树岑;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及调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曹剑锋;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联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田峰;辽宁省房价对不同收入阶层消费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缪鹏程;居民收入对地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胡钰蕾;货币政策的房地产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李亚伟;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旦;姚玲珍;;中国城镇住宅财富效应的微观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郑思齐;师展;;“土地财政”下的土地和住宅市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4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5 邓健;张玉新;;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6 宋勃;;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98-2006[J];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7 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8 任荣荣;郑思齐;龙奋杰;;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对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1期
9 史永东;陈日清;;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房地产价格决定:随机模型和经验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10 周绍杰;张俊森;李宏彬;;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一个基于组群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华;1840—1936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挤出效应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4期
2 郭晓虹;李小红;;外商直接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3 王庭东;;论传统数量化指标导向下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4 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解析[J];消费经济;2010年01期
5 付丽历;王海燕;罗帆;;浅谈挤出效应[J];商品与质量;2011年S2期
6 张煜;析国债的挤出效应[J];山西财税;2000年04期
7 宋科,陶元春;国债挤出效应及其对宏观政策的启示[J];财会研究;2001年10期
8 李庆峰,杨义群,朱允卫;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J];商业研究;2002年14期
9 顾华晔;;财政投资挤出效应的现状与对策[J];财政监察;2002年09期
10 田发;我国财政挤出效应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勇标;;深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小广;房地产过度发展的三个“挤出效应”[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 唐彬;巨额投资助升级 挤出效应需提防[N];东莞日报;2008年
3 林江枰;“非转农”是挤出效应的延续[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董克伟;警惕4万亿投资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郭晋晖;4万亿投资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记者 江国成;对民间投资,4万亿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特邀撰稿人 李北陵 通讯员 李浪婴;正视水电的挤出效应[N];中国煤炭报;2012年
8 金百临咨询 秦洪;挤出效应显现 A股或延续弱势格局[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许美艳;从“挤出效应”到“溢出效应”[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金百灵投资 秦洪;两大挤出效应引发调整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天忠;我国国债挤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揣宏闯;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3 刘静;旅游产业挤出效应:理论假设与县域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4 邹慧君;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蔡笑;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地区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刘洪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7 张可;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挤出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磊;FDI对我国批零行业的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陶奕;江苏省FDI挤出效应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颜海明;FDI对我国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8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7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