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门限的非线性关系
[Abstract]:Taking the per capita GDP as the agent variabl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using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proxy variab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pu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and economic growth is nonlinear,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tting by nonlinear smooth transformation model. There are two threshold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onversion variable is a threshold between the previous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 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version variable is also the previous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陕西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现状、动态关联性与影响机制研究”(2013JK0106)
【分类号】:F812.45;F124.3;F1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2 张优智;;我国R&D投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4 孙敬水;岳牡娟;;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基于panel data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5 张优智;;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7期
6 曾国屏,谭文华;国际研发和基础研究强度的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7 李兵;王铮;李刚强;初钊鹏;;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8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9 殷林森;胡文伟;李湛;;我国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11期
10 王立成;牛勇平;;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山;靳宇恒;;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2 张军果;任浩;谢福泉;;上海市R&D资源投入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3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4 王艳;武杰;;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祝云;毕正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6 姜磊;季民河;;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7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8 傅春;巫锡金;;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9 邹沛思;贺灿飞;;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10 孙浦阳;武力超;陈思阳;;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消费强度非线性关系探究——基于开放条件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范建;;科研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实证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范建;;科研投资的外溢效应及其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Input of S&T in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Analysis[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冰;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闵瑞;武汉市高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秦飞;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赖正源;基于STR模型的中国A股市场费雪效应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菲菲;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特征的描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刘传哲;;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52~2002[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3 祝云;毕正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4 陈义华,董玉成;东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期
5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6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7 王海鹏,田澎,靳萍;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 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8 唐五湘;刘志辉;;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T型关联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9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10 郭瑞东;;河北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春奎;;上海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和清;对全社会口径科技投入统计的探讨[J];中国统计;2001年11期
2 赵全迎 ,谷献忠;科技投入好 经济效益高[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2期
3 卢晶;政企加大科技投入 重大项目公开招标[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年09期
4 郑振涛;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及成因[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陈昭锋;美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微观基础[J];科学与管理;2002年04期
6 于小晗;;科技投入的喜与忧[J];华夏星火;2002年04期
7 李会敏,赵红霞;科技投入洞开农产品出口之门[J];经济论坛;2003年14期
8 曾祥效;先进国家科技投入变化趋势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9 金振蓉;;科技投入达到一千亿元说明什么[J];科学咨询;2003年02期
10 乔桂银;我国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康;;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昊;;中国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浩邦;;构建科技投入增长机制 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南宁市为例[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4 杨莲芬;李烨;;杭州市十大产业科技投入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文光;;谈加大邮政和科技投入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张静萍;牛卫红;吴毅坤;靳慧霞;;长治市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发展趋势[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韩永平;徐泉雯;;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程冰;;山东省科技投入发展对策措施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9 陈永杰;;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变“伯乐相马”为“比赛选马”[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10 郝小江;;机遇与挑战[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广菁;科技投入使用需加强监督评估[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张建军;广东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N];经济日报;2008年
3 首席记者 周秀芳;我区在科技投入机制上取得三项突破[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翟慎良;把科技投入纳入考核“硬指标”[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颖慧 通讯员 张瑞祥 蒋正祥;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N];嘉兴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琦琨;贵州用法律形式确保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7 实习生 徐文 记者 刘常俭;科技投入规定应更具可操作性[N];河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米丽古丽;“十一五”地区科技投入增五倍[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9 吕贤如;让大众关注科技投入[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郑昭;我省拟立法保障科技投入[N];福建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卫;城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超;区域科技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伟柱;建设创新型河南的科技投入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柯忠义;科技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廖添土;科技投入多元化的模式选择与机制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叶晓辉;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科技投入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淑敏;新时期我国科技价值观与科技投入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赵中川;构建福建省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房甜甜;青岛市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9 韩笑;地质勘查科技投入机制与效果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姜琛;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5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6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