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关于我国现阶段贫困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8-09-06 14:21
【摘要】:贫困的度量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贫困指数是测量贫困的重要指标。文章评述了目前主要的贫困指数,同时利用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组统计数据,采用30%人均收入作为贫困线,对我国2005~2010年的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
[Abstract]: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mong which the poverty index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pover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overty index at present and evaluates the scale and severity of poverty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0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rouping and using 30% per capita income as the poverty line.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Y12164)
【分类号】:F124.7;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宏;;从贫困理论到贫困救助理论——贫困理论功能的适用性下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志标;阿马蒂亚·森的贫困思想述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世伟,周凯艳;论中国社会转型期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睿;王德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农村扶贫效率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刘新刚;;中国社会发展范式的转换:普遍性与特殊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高颖;张欢;周瑜;;城市家庭贫困程度判定模型的构建——基于北京西城区社会救助工作实践的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8 周湘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与政策性排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赵学刚;;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10 毛广雄;;基于交换权利理论的新型农民培育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樊国萍;;试论墨子“名实论”对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朝锋;宗晓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短缺原因解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姚金海;;义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一个公共财政的分析范式[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智勇;;最低工资会打击农民工就业吗[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阮敬;纪宏;;亲贫困增长的公理性标准及其测度指标[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熊凤山;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范式与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朱楠;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衍勇;农村集中自助型养老模式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赵灿芬;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贾隆基;阿玛蒂亚·森的贫困思想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金晔;从资产建设理论视角分析贫困家庭贫困的代际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磊;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白立洋;社会保障水平的伦理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张瑜;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陈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吴锋;阿玛蒂亚·森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熙保;;关于贫困概念的演进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王建军;王臻;;经济增长与收入分布对新疆城市居民贫困变动的影响[J];新疆财经;2006年05期

3 王春萍;;当代贫困的测度体系及其经济学涵义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2期

4 王祖祥;贫困评价与贫困指数[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5 张建华;陈立中;;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6 安东尼F·肖罗克斯;张瑞彬;;注释与评论:Sen贫困指数再研究[J];经济资料译丛;1997年02期

7 王艳萍;;贫困内涵及其测量方法新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芝兰;;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中的女性视角——农村妇女更贫困吗?[J];开发研究;2007年06期

9 彭娜;;贫困差异问题初探——以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10 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军昌;余显亚;;论我国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兼论“温饱型老龄化”的意义与实施[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蒲英霞;鲍曙明;;中国人口迁移和贫困之间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五普数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江波;;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的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郑长德;;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战略[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5 徐宽;;关于森的贫困度量方法及该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6 李松;;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空间秩序的关系——基于乌鲁木齐市“贫困人口”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赖景生;;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对策[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谢正发;潘圣群;曾加伦;高隆礼;陈莹;;对毕节革命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9 许源源;苏中英;;农村扶贫目标偏离原因探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蒋南平;;如何看待中国贫困人口的消费[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作政邋罗玉珍;扶贫开发任务日益艰巨[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2 ;贵州20年扶贫攻坚使1245万农村人口脱贫[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欣 徐晓梅;云南,,奏响扶贫最强音[N];云南日报;2006年

4 白周湘;世行贷款让科右中旗3.2万贫困人口脱贫[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5 张锐;确保今年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N];云南日报;2007年

6 甘调;甘肃25年间贫困人口减少1128万人[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李林;中国农村贫困瞄准机制日趋完善[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彭俊;扶贫开发形势依然十分严峻[N];人民日报;2004年

9 德宏州人民政府扶贫办主任 余自昌;结合实际分类指导 推进新农村建设[N];云南科技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黄兴华;低保农民为何迈不进低保门槛[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雨林;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蒋凯峰;我国农村贫困、收入分配和反贫困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Muhammad Saim Hashmi;贸易自由化与减贫基于发展中国家间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林山;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阮敬;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王桂林;沈阳和成都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机制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陈立中;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马敬东;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模型与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全红;中国转型时期城镇反贫困政策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洁;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8年

2 雷慧平;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收益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陈小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的衔接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伟;风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及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冬梅;宁夏六盘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阳小明;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公茂刚;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9 董立锋;浙江省城镇贫困问题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10 葛杰;四川省农村贫困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6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26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