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由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引申
[Abstract]:In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nsity of governance, restricted by the division of local interests, and mismatch between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so o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must take the road of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establish cross-region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to coordinat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utilize market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o realiz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elements. By encourag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supervis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styl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policies in the region, the effective synergy among the governments, markets and society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ecological governanc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finally form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刚;;北京——张家口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2 安晓明;郭志远;张可云;;生态职能区划:区域生态补偿的区划基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3 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北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年03期
4 金太军;唐玉青;;区域生态府际合作治理困境及其消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于彦梅;耿保江;;论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余敏江;;论生态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J];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7 黄河;张旺;庞靖鹏;;流域综合管理内涵和模式的初步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8 崔晶;;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自京津冀都市圈观察[J];改革;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武义青;;关于构建环首都低碳经济带的战略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杜桂荣;孙雅智;宋金娜;;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职责研究[J];给水排水;2011年S1期
3 张云;;环首都生态经济区发展构想[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黄心一;陈家宽;;新时期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J];生物多样性;2012年06期
5 张振波;;多元协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崔晶;;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自京津冀都市圈观察[J];改革;2013年09期
7 黄治;张春平;;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08期
8 储永新;向书余;;武陵山片区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建构分析[J];知识经济;2013年05期
9 董锁成;李泽红;石广义;李宇;李岱;;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贡献与创新方向——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J];资源科学;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云;武义青;;环京津生态产业带建设构想[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邦凡;;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刘忠远;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磊;城市跨界水源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程明;首都跨界水源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王钰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王建超;基于循环经济的京津冀生态产业链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5 张少鹏;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新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陈雨婕;论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的协作[D];苏州大学;2013年
7 王中;论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D];苏州大学;2013年
8 潘逸霄;论生态危机的生成根源与治理路径[D];苏州大学;2013年
9 储永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地方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建构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10 邵福彪;线性区域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昱;王荣成;;我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下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勇;;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必要性诠析——兼论流域负外部性[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10期
3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4 石佑启;;论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5 郭泽保;;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烈;孙海军;张素蓉;;基于低碳经济的环京津贫困带发展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7 郭玲霞;赵微;王丽娜;张丽丽;;基于土地整治模式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6期
8 孙宏立;;生态足迹分析在郑州北部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9 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余敏江;刘超;;生态治理中地方与中央政府的“智猪博弈”及其破解[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朱德明;[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王绍光;[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陈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本文编号:2439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3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