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发知识溢出: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视角的对比
[Abstract]:The Coe-Helpman model of linear structure can only measure the materialized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 of goods trad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atial attributes of immaterialized knowledge, the Coe-Helpman model of linear structure is extended to a Coe-Helpman-Durbin model with nonlinear structure in the spatial dimension, which is used to compare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non-materialized knowledge between trade in goods and trade in service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2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spillover of non-materialized knowledge of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has failed to improv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place of import, but the secondary spillover of the knowledge of non-materialized knowledge of trade in services has improve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other areas other than the place of import. However, the secondary spillover of non-materialized knowledge of goods trade only improve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other areas other than the place of import.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机制研究”(11YJC790117)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FDI对农业TFP的技术溢出机制研究”(12YBA16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础设施空间外部性对湖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3B04)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点学科资助
【分类号】:F113.2;F7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2 方颖;赵扬;;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3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4 林秀梅;马明;;日本制造业“路在何方”——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2年02期
5 杨鑫;安海忠;高湘昀;;国际天然气贸易关系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资源与产业;2012年02期
6 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3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4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向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6 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3期
7 燕安;黄武俊;;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8 魏下海;王岳龙;;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9 杨碧琴;霍伟东;;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提高劳动资本存量[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10 郑效晨;刘渝琳;;FDI、人均收入与环境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9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杜曼玲;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9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齐涛;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荣爱兴;辽宁省城镇社会救助资金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王惠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因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2 李毅;;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研究:经济史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21期
3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4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5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6 文贯中;;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7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8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如;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前景[J];市场观察;2001年05期
2 陈秉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250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0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