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节能减排目标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19-11-09 06:47
【摘要】: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政策创新的思路。在低碳科技政策方面,要推进促进低碳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并以碳捕集与封存等关键技术为导向,抢占低碳技术战略高地,同时依托重大项目,实现低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方面,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制定涵盖环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夯实政府对企业的低碳政策监管,改变工业生产领域的高碳路径依赖;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强化政策使用的协同配套,实现收入与支出政策双管齐下,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与约束作用;在低碳金融政策方面,要遵循市场机制在碳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并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苏明;石英华;王桂娟;陈新平;许文;;中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2 孙亦军;;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补贴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4期

3 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J];当代财经;2010年04期

4 冯瑾;;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1期

5 张国宝;;科学发展:电力工业赢得挑战的根本路径[J];求是;2009年07期

6 张德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J];税务研究;2010年06期

7 万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及其经验借鉴[J];新金融;2010年05期

8 宋蕾;华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体系比较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涂毅;;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新构想——来自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运作模式的启示[J];中国财政;2008年08期

10 蒋志芬;冯海昱;;低碳经济与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湖南低碳经济研究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5期

2 安福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3 邓子基;杨志宏;;低碳经济与税制改革[J];财政研究;2011年08期

4 杜德进;;落实科学发展,保障水电站大坝持续安全运行[J];大坝与安全;2009年02期

5 邓子基;;公共财政应积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6 王乔;伍红;;试点水污染环境税 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J];当代财经;2011年12期

7 朱迎春;;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8 曾纪发;;构建我国绿色财政体系的战略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2期

9 赵晔;魏亚男;;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辽宁现状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9期

10 陈享光;张方波;;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新;我国钢铁工业的节能潜力[J];节能与环保;2002年05期

2 周胜,赵凯;中国高效电动机市场现状与发展[J];节能与环保;2003年02期

3 徐红梅,汪庆桓;提高电动机运行效率是节约电能的有效途径 “中投洁天技术”系列报导之五[J];节能与环保;2003年10期

4 朱成章;电力工业对于能源效率和节能的作用[J];节能与环保;2004年02期

5 梁志鹏,谢正武;中国分布式发电的机遇和挑战[J];节能与环保;2004年11期

6 刘秀丽;Geoffrey J.D.Hewings;汪寿阳;杨晓光;;中美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我国节能减排潜力的测算(上)[J];节能与环保;2009年08期

7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1期

8 叶朝晖;;低碳经济——商业银行新的战略选择[J];银行家;2010年04期

9 应展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10 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益成;论正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2 周洪 ,马栓友 ,马君;“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性高级专题研讨会”综述[J];当代财经;2001年12期

3 巫孝文,朱亮兵;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及应进一步采取的对策[J];湖北财税;2001年16期

4 甘行琼;积极财政政策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J];湖北财税;2001年18期

5 韩凤芹;2001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取向[J];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05期

6 李延均,张骏;谨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努力实现“内在拉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7 王小广;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淡出”[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孙俊芳;王翠芳;;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1年04期

9 李振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与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09期

10 张国云;;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兴方;;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2 杜云;;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30年改革开放的数据和经验[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政策[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4 彭新万;;对当前就业优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一些思考——基于财政政策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庆华;王晓红;;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6 马英俊;;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中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钦传标;;“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曲永义;袁红英;李广杰;张文;;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政策问题探讨[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迪;范仲淹的“积极财政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齐守印;以科学发展观定位财政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淼;在新发展观指导下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焦红霞;财政政策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评论员;“稳健的”财政政策[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欧阳 正仲 汪金成;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三种途径[N];中国建材报;2001年

7 王迎晖;2004:新积极财政政策上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8 贾康;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应适当调减[N];中国税务报;2004年

9 特约撰稿  左小蕾;财政政策应向公共财政转移[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贾康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有保有控 促进财政政策全面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陈荣凯;扩大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黄耀军;我国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张弘力;论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牟发兵;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欧阳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张勇;以内需结构调整为导向的财政政策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促进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善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佩;欧盟农业财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如慧;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莹;我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刘娟;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李俊英;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苏石榴;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及成功经验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8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罗伟忠;迥异的市场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胡_g;论区域性财政政策——兼论促进我国中西部发展的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55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5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