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延续与变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宗豪;;金融危机与可持续社会现代化[J];红旗文稿;2009年14期
2 陈凤英;;世界经济基础嬗变与国际经济秩序变迁[J];领导文萃;2011年08期
3 陈凤英;;新兴经济体与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变迁[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怀星;;浅析魁奈重农思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2 李荣建;王鹏;;阿拉伯帝国为何没能产生重商主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6期
3 谷鹏飞;;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4 郭怀亮;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兼与徐广军先生商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高良谋;史前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思想[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0期
6 李晓东;彭艳;;财富观念演进下会计计量与披露理论发展[J];财会通讯;2009年13期
7 文峰;;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8 李长健;李昭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利益机制建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封泉明;;有关西方财富源泉思想的历时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刘昌用;;论经济学价值论的三个基本问题——兼论价值论研究的必要性[J];西部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兴元;毛寿龙;;单一税的理论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忠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理论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付海梅;;国际格局变化助推“钓鱼岛争端”进入高危时期[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张晓欢;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党杨;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永学;韩国税收负担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大鹏;西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刘文丹;全球自由贸易形势和中国的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马利军;产权、政府、开放: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体制因素[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陈会琳;信息技术对知识工作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雷君;基于消费需求的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环境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立平;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公路供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热米拉·托合提;新疆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黄灵慧;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洞庭湖区水稻生产力动态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刘荣;一种新市场: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的混合[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岷;;当前金融危机对新兴经济体开放的启示[J];国际金融;2009年04期
2 高驰;;水到渠成,中国“共管”世界[J];中国报道;2008年12期
3 陈凤英;;新兴经济体与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变迁[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可娜;;以金融危机为契机重构国际经济秩序[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1期
5 张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6 李杰豪;张心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从八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汤;;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将呈现新的演变格局[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2期
8 刘东华;;G20峰会成功在哪里?[J];中国企业家;2008年22期
9 季琦;;创新文化的力量——危机中期的中美对比[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08期
10 ;业界[J];新经济导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2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张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努力保持平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危机条件下平度经济发展的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4 ;欧盟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5 陈胜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发展方式评析——兼评“中国模式”的讨论[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王君萍;王敏;;从马克思《资本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与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主父海英;;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影响剖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陈宪忠;;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科学发展——以荔浦为例[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谢丽威;;金融危机抑制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10 欧新黔;;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报告——在“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吴妙发;金融危机孕育“变局”[N];解放日报;2009年
2 王羚 王敏;龙永图:从新兴经济体视角讨论金融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Ashfak Bokhari邋长城伟业期货 刘奥南 编译;金融危机中的亚洲和新兴经济体[N];期货日报;2008年
4 见习记者 严丽丹;亚洲经济复苏速度领先[N];金融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小易;希望像一盏明灯永不熄灭[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曹修;全球多个行业明显复苏[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刘浩远;日本经济衰退程度为何重于欧美[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刘浩远;日本经济衰退程度重于欧美[N];中国贸易报;2009年
9 赵文化 苏锡民;重创之后 东欧经济蹒跚前行[N];中国商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重振经济 重建平衡[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3 阿拉;2008-09年金融危机下的阿拉伯经济[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黄禹铭;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张海波;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许红梅;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D];厦门大学;2009年
8 余平;中财委与新中国初期经济秩序的确立[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s顃,
本文编号:2561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6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