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08:43
【摘要】:关于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一直是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而根据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因此产业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结构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既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产业经济学所关注的重要领域。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两者联系紧密,产业结构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更直接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而对外贸易结构也充分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因此,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总量迅速增大,并在2009年就已跻身于我国省份GDP力‘亿俱乐部,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5111.3亿元。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下实现经济的一次又一次跨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安徽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发展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同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这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在国家层面践行实施,对省域经济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我省的设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应进一步在对外开放中得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开创新的对外贸易局面,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省内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使获得日益增加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型,促进对外贸易在更高的层次和结构上平稳、快速的增长,最终使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睦互动关系,这是一个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研究课题。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研究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了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首先从现状出发,研究结构的历史和现状,然后提出当前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再用实证的分析方法,研究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如何,最后提出优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文章的思路是从结构出发最后又回到结构上来,全文贯穿着结构的分析,这些由数据支撑的结构分析,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说服力较强。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最后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现实依据,最后指出了笔者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中所提及的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概念涵义,以及有关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阐述,最后梳理和阐述了有关国际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两者相互关系的理论。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本部分主要基于历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商务局和统计局网站数据,总结整理了安徽省1982-2011年30年的统计数据,对当前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的历史演变分析以及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分析,并历史演变分析中挖掘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中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为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数据和产业结构的数据在一定的模型结构下进行数理分析,分析两者在长期内的相关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状况。 第五部分为结语。本部分在基于第三、四部分现状分析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徽省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发挥对外贸易和产业经济的联动优势效应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8;F121.3;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马晓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朱宇兵;扈剑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广西对外贸易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年11期

3 董智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8年05期

4 郑世孝;把握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安徽科技;2003年07期

5 赵海晓;刘霞霞;;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8期

6 张媛媛;;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J];大众商务;2010年06期

7 余燕春;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3期

8 范勇毅;;兴安盟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优化措施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日创;;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研究[J];福建金融;2007年03期

10 黎超;;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变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建新;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基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西洞庭湖区为例[A];2010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粟永林;;论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措施[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张曙霄;孙莉莉;;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的理性思考——黑、吉、辽三省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石柱鲜;吴泰岳;邓创;王晶晶;;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5 姜青舫;;企业竞争力数理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于忠华;刘海滨;卢宁川;;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贺晓娟;;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回顾与展望[C];2009年

8 刘伟;;产业结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中国1978~2007年的经验[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铁流 通讯员 罗海峰;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N];惠州日报;2017年

2 记者 赵承 施勇峰;三峡永久船闸试通航成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本报记者 赵祥昆;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影响几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4 天元 伊岩;产业结构变化不可逆转[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刘洋;沈阳产业结构变化明显[N];沈阳日报;2015年

6 钟空;产业结构变化及主要特征[N];中国建设报;2000年

7 通讯员 苏萱 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苏州外贸上半年进出口加速回升[N];江苏经济报;2017年

8 记者 李忠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N];中国财经报;2016年

9 记者 季晨辰 通讯员 何雪;我市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N];马鞍山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李予阳 亢舒;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积极变化[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晋玲;中国外贸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统计测度[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2 黄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3 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邢国繁;俄罗斯货物贸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绍波;效率改进、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6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郝小宝;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舒联众;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研究[D];湖北大学;2015年

9 张怀志;空间溢出视角下我国城镇化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610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10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f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