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长春和吉林两市产业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4:46
【摘要】:产业整合是最近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的角度来研究长春和吉林两市及其周围九个县市范围内的产业整合问题。论文主要有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产业整合的内涵;阐述产业整合的基本理论,包括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港澳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整合案例,并总结其对长春和吉林两市产业整合的启示。 第二部分:采用区位商和集聚指数静态和动态指标选取长吉两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分析长、吉两市产业的结构特征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业结构重型化、所有制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固化、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指出长春和吉林两市产业整合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分析在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放开放先导区》、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等等有利的宏观背景下,分析长、吉两市实施产业整合的优势因素如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环境、科研能力等等;而两市的体制机制不融合显然成为其产业整合最大的桎梏。 第四部分:提出两市产业整合的具体思路,以企业的跨区域兼并、重组来促进两市的产业整合、建优势产业集聚带以及实施产业的转移战略,并在最后指出长、吉两市实施产业整合的对策建议。
【图文】:

产业整合,范围,产业带


过程[9]。周立群在研究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演进的路径和历史产业集群与产业带的演化与拓展凸显了京津冀经济发展过程那么 “在区域内通过分工合作和企业重组,构建有竞争优势产业带,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通过‘企业网络→产业集群展”②,进而来推动区域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产将产业整合的研究范围界定在长、吉两市的市区及其周围包桦甸、蛟河、舒兰、永吉等周围的县市范围内(见图 1-1),,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空间合理布局的一个重要手段,按照产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技术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程。在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产业整合的实以引导,一方面改善产业内部的组织性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企业也要实现自身的良

京津冀区域


图 1-3 京津冀区域的地理区位图(2)产业整合中出现的问题a.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京津冀区域普遍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北京短缺的程度最典型调入区,100%的天然气、100%的石油、96%的煤炭、70%的电力都需是典型的资源需求强劲而资源禀赋差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300 立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区域对能源的需求又不断攀升,必然制约着产业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①地表水污染水显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区域人口的不进程加速,用水标准提高,用水量又持续上涨,加上区域自身水资源不需矛盾加剧。②沙尘暴。沙尘暴扬起的尘沙致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速公路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诱发交通事故;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精密化工、精密机械等等行业有严重破坏。b.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林市森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J];吉林人大;2011年06期

2 ;吉林省吉林市开工20项城建重点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6期

3 松水;;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发展中的吉林市博廒粮油集团有限公司[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4 晟华;;吉林原进,蓄势待发[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5期

5 江建英;;政府主导下欠发达区域产业整合与发展对策[J];价格月刊;2011年08期

6 昌仁;;铁肩担重任 履职为人民——记吉林市昌邑区人大代表、吉林市四通防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宁永林[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7 苏浩;;吉林市彩叶树种种类及应用调查[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8 ;声音[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6期

9 房杰;;他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记吉林市昌邑区人大代表、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总经理刘延峰[J];吉林人大;2011年07期

10 刘云芬;马晓苗;;兵团新型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吉林市城市化和产业升级战略研究报告[C];2000年

2 ;前言[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凤文;;从吉林市现状看入世后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孙丰年;;吉林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械“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易;南颖;;吉林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邵立国;陈冲;;基于GIS集成系统的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简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有社;;吉林市某厂址区地壳稳定性评价[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周立志;何铭;黄大健;;吉林市临江门大桥设计[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10 郇晓红;;吉林市病毒性肝炎分布状态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忠春;吉林市推动工业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03年

2 ;加速优势产业整合 积极推进资源共享[N];沈阳日报;2005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李天书;加快我省医药产业整合步伐[N];湖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曹轩;产业整合显威力[N];吉林日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张小乐;本土产业整合研讨会在沪召开[N];解放日报;2009年

6 李江涛;山西史上最强力产业整合 煤老板或成历史[N];民营经济报;2009年

7 首席记者 李英姿;在全省产业整合中发挥龙头领军作用[N];衡阳日报;2010年

8 高桂梅;鄂旗煤炭产业整合升级见成效[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9 陈文成 李吉胜 ;吉林市大接访:真心换真情[N];人民公安报;2005年

10 记者 彭冰 黄明 通讯员 王敦富;吉林市总情牵灾区职工[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银霞;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卫中;中国种业整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孙麟;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整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若雪;产业的转移、升级、整合与中国经济[D];复旦大学;2009年

8 陈冲;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朴银哲;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虹霖;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长春和吉林两市产业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旭;吉林市旅游形象设计及推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志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孙忠才;吉林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徐倩;基于地籍信息系统的吉林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海波;吉林市体育健身场所开放现状和运行机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斌;新形势下吉林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杜英志;吉林市工业集中区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晓阳;吉林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绍军;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62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2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